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雀巢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中国糖果行业格局生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8: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雀巢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中国糖果行业格局生变

上市公司通过入境并购谋求海外发展,相较于新设海外子公司从零开始,并购具有快速获取当地市场、团队、产能、供应链以及营业许可的优势。上市公司实施跨境并购一般需要经过发改委、商务部门、外汇部门批准,形成重大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的还会受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监管。要成功实施一宗跨境并购项目,从交易执行来看,卖方要求、并购资金、时间安排、报备、审批每个环节都是紧密衔接、相互影响的。因此,从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跨境并购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模式分类

二、案例简述

2011年7月,雀巢公司和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合作协议。雀巢公司提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该公司43.5%的股权,此外,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根据收购协议,徐氏家族将间接持有的徐福记剩余的40%股权。此次收购,雀巢提出的现金收购价格为每股4.35新元,雀巢获得徐福记60%股份的总价约为21亿新元(约合17亿美元))。

2011年12月7日,徐福记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商务部于12月6日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股权的交易,雀巢计划将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至此,这宗国内糖果老大的徐福记投入雀巢“怀抱”的上市公司入境并购案尘埃落定。

三、交易双方情况

1、收购方:雀巢

雀巢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2010年雀巢公司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4位,营业收入991.145亿美元,其中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当时雀巢在国内糖果市场位列第五,市场份额1.8%,业务拓展相对滞后。

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之一,收购徐福记之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市场频频并购,使得雀巢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大中华区已成为其全球范围内业务增长最为迅速的区域市场。雀巢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2、标的方:徐福记

徐福记由徐氏兄弟创始于1978年,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糕点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糖果、糕点、沙琪玛、巧克力、果冻等休闲糖点,于1992年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开拓新局,快速获得成长扩展。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主板市场上市,2009年市值达到26亿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徐福记已经连续13年(1998-2010)蝉联中国同品类产品销售收入第一名。国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按零售额算,2010年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排名第三,份额3.9%。

2010年徐福记全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3.1亿元和6.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31%。

四、交易背景及动因

1、交易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加大了对糖果等休闲类食品的需求。据当时统计数据,中国13.4亿人口每年消费糖1370万吨,美国3.1亿人口每年消费糖2680万吨,中国每年糖果消费量仅仅略超过美国的一半,每人每年糖果消费量仅为欧美、日、韩等国家的1/10,再加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给未来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潜力。

根据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的计划,提高新兴市场业务比重是公司发展的一大战略,雀巢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新兴市场对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达45%,仅为雀巢提供1/10的营业收入雀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很多,2010年中国地区销售额与其在澳大利亚的销售额大致相当,仍有很大挖掘空间进一步开发新兴市场。

2、交易动因

雀巢方面选择并购徐福记的动因主要包括:

(1)借助徐福记品牌弥补在中国糖果业务上的短板。雀巢所占的中国糖果市场份额名列第五,而徐福记排在第三位,其品牌价值能够大大弥补雀巢在中国糖果业务上的短板。

(2)徐福记的全国性网络价值巨大。徐福记在全国拥有128个销售机构,覆盖20118个直接零售点,雀巢能够借助徐福记的网络扩大其他产品的销售。

徐福记方面的出售动因主要包括:

(1)国内增长触及天花板,且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糖果散货,引入雀巢可以解决现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的问题,迅速切入其他领域,提升新品类的创新实力。

(2)徐福记品牌国外影响比较弱,徐福记谋划“走出去”,树立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借助雀巢在国际市场的优势有助徐福记海外市场的拓展。

(3)业务鼎峰期出售股权,条件优惠。徐福记业务正处于鼎峰期,雀巢出价对应财年P/E的24.9倍,估值不低。收购完成后,徐氏家族仍然保留40%股权,徐福记品牌保留,整体条件优惠。

五、交易方案

并购形式:
横向并购;现金收购;协议收购。

交易方案:
雀巢向徐福记除徐氏家族以外的43.5%的独立股东发出现金要约,每股作价4.35新币。根据协议,徐氏家族在雀巢成功收购43.5%独立股东股份后向雀巢转让所持有的16.5%徐福记股份。交易完成后,徐氏家族将继续持有徐福记40%股份,雀巢则持有60%的股份。徐福记将在新加坡交易所退市,徐福记时任董事会主席和CEO徐乘继续管理公司。

交易对价:
雀巢拟收购的60%徐福记股份总对价约21亿新币(约17亿美元)。以现金价格4.35新元/股购买全部独立股东股权,总计15.23亿新元(80.62亿元人民币)。以总计5.77亿新元(30.55亿人民币)购买徐氏家族16.5%股权 。

交易前后徐福记股权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六、交易影响及启示

1、对并购双方的影响

对雀巢公司而言,通过并购徐福记,雀巢实现了年均8%至10%的增长目标,同时其新兴市场对销售额的贡献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雀巢还利用徐福记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增强了其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了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相抗衡的实力。

对徐福记而言,此次交易后雀巢没有改变徐福记的生产运作方式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而是继续追加投资,帮助徐福记增加产能,扩大销售。雀巢在东莞设立了研发中心,徐福记得到了雀巢的研发支持,扩充了产品线。

2、对国内糖果行业的影响

国内糖果行业面临重新洗牌。雀巢通过徐福记全国性渠道网络深入增长最快的二、三线城市市场腹地,颠覆目前糖果行业的市场格局,抑制其他国内糖果品牌的发展。伴随着传播成本和卖场费用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缺乏打造品牌和渠道铺货的费用,可能出现更多海外企业入境并购中国企业的情况,中国消费品市场可能会迈入寡头割据时代。

3、启示与反思

雀巢并购成功的经验启示在于注重企业的战略性调整,雀巢的收购对象主要包括冰欺凌、宠物食品、巧克力糖果和矿泉水的生产企业,这些产业的利润率都非常可观,通过并购为企业打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雀巢着眼于长线发展,进行的每一次收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进入某一个行业后,仍然会不断收购有增长潜能的相关企业,以推动公司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反思此次徐福记被收购的动因,首先,市场前景方面,徐福记在传统糖果市场已经做到了“顶点”,在功能型糖果、胶母型糖果等新品类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缺乏技术研发支持的徐福记,很难在新一轮的争夺中胜出。其次,中国食品企业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现状,致使徐福记的人才资源匮乏,高端人才从外界引不进来,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落后,徐福记庞大的公司规模与滞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形成强大的落差。

因此,这次徐福记被入境收购虽然是民族品牌的一大损失,但事实上徐福记被收购有其必然性。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