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工匠之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9: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工匠之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与指引,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家精神正引领着“工匠之师”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1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职业教育的契合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锤炼出的一种高度凝练的精神特质,它集中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民教育家所秉持的坚定信念、崇高人格与卓越专业能力。具体而言,教育家精神蕴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和根本底色。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将个体的教书育人工作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作为最高追求。这种理想信念体现了教育家的国家立场和社会担当。

  •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育家不仅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社会的道德标杆,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

  •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家必须具备卓越的教育专业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启迪智慧、滋养心灵。这种育人智慧体现了教育的专业性与艺术性,是教育家精神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育家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方法,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他们要以身作则,勤奋耕耘在教育一线,成为新时代教育长征路上的开拓者。

  •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家要有大爱之心,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愿意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点亮学生的人生灯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理想,不仅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要以文化人,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核心要素与职业教育的特点高度契合。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精湛的实践技能;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因此,教育家精神为“工匠之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

02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2023全国职业教育教师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在质量上,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然而,高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调查显示,许多教师在国家专利、课题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编著、发表论文等方面的参与度和成果较少,反映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职业的意义感、忠诚度和成就感较低,存在一定的倦怠感和情绪负荷,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此外,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有待提高,教师之间的合作氛围和师生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03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模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45年来,为全国各地输送了8万余名高素质职教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创新推出“本科+技师”、“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等一系列培养新模式。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还可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学校还积极参与东西协作,面向西部基层急需的职业教师需求,过去十多年间,为西部输送了数千名职教师资。与此同时,学校还创新顶岗置换实习支教模式,近5年选拔316名优秀学生赴西部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置换453名当地教师来学校培训提升。

职业教育“出海”正在进行时。“鲁班工坊是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及深化人文交流的国际职教合作典范,已在亚非欧22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建立了23座工坊。”天津市教委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力说。如今,鲁班工坊正在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分享给更多国家的师生,“鲁班”这个2000多年前出现的名字,在当今世界正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04

对策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需要:

  •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 改善教师职业态度和工作状态: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辅导等方式,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降低倦怠感和情绪负荷。

  • 优化教师组织态度和人际关系: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改善师生关系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 关注教师生活状态和工作与生活平衡:通过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增加假期和休息时间、举办文体活动等方式,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工作与生活平衡状况。

05

展望未来

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匠之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