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久治不愈,竟引发抑郁症?!
牙疼久治不愈,竟引发抑郁症?!
牙疼,这种看似平常的生理疼痛,竟然与抑郁症这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的牙疼不仅折磨着人们的躯体,更可能悄然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导致抑郁症。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抑郁症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醒我们关注口腔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
牙疼与抑郁症:一个被忽视的关联
2017年,90后摄影师牙疼(本名张牙疼)启动了一个名为《皱起的雾》的摄影项目。这个项目的初衷,是通过镜头记录那些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们。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拍摄了超过100位女性,其中绝大多数是90后和00后。这些女孩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长期的牙疼,可能成为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牙疼本人就是抑郁症患者。他在高中时期就被确诊为抑郁症,但由于家人对心理健康缺乏认识,他的病情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017年,牙疼的抑郁症复发,这促使他开始关注并记录其他抑郁症患者的故事。他发现,许多抑郁症患者都有长期牙疼的经历,而这种持续的生理疼痛,往往成为压垮他们心理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牙疼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医学研究证实,牙疼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长期的牙疼可能导致“心因性牙痛”,这是一种由于外界环境对大脑的突然刺激,引发心理应激,导致牙神经紧张反射,从而产生疼痛症状。另一方面,牙疼还可能通过影响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间接增加患口腔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加剧疼痛和不适。
牙牙的故事,是这种关联性的典型例证。这位23岁的南京女孩,在爷爷去世后开始出现抑郁症症状。她回忆说:“生病最严重的时候,我一个半月里做了10次电休克治疗。那种感觉有点像科幻片里删除人的记忆,整个人变得很空。”牙牙的父母对她的病情并不重视,认为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自己会好。这种忽视,使得牙牙的病情更加恶化。
及时治疗: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面对牙疼引发的抑郁症风险,及时治疗牙疼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通过专业的口腔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减轻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例如,对于牙齿敏感引起的疼痛,使用含有硝酸钾或氟化锡的牙膏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而对于更严重的牙龈感染,则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清理感染区域和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在某些情况下,佩戴牙冠或进行根管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除了专业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至关重要。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更换牙刷,都是预防牙疼的有效措施。同时,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刺激牙齿,也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症
牙疼引发抑郁症的风险,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长期牙疼的困扰,不要忽视这种疼痛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及时寻求专业牙科医生的帮助,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心理支持,许多患者都能够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正如牙疼所说:“我想真正鼓励到每个人都去直面自己,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打破对抑郁症的误解,给予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牙疼不再困扰,心情也会慢慢好转。关注口腔健康,就是关注心理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