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木芙蓉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5: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木芙蓉叶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切丝。以叶片完整、色绿者为佳。现代研究表明,木芙蓉叶具有抗非特异性炎症、抗菌、抗病毒、抗肾病、抗肝病、抗糖尿病、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内服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病毒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外用可用于各种痈疽疮毒,炎症感染,为外治痈肿疮毒之要药。

性状特征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丝条状,多卷缩,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黄绿色,密被短柔毛及星状毛,叶脉于两面突起。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辛。

性味归经

辛,平;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或熬膏用。

效用分析

  1. 木芙蓉叶味辛性平偏凉,入肺、肝二经,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凉血消痈,辛散肿毒而止痛。用治热毒疮痈,红肿痛,无论已溃或未溃,均可单味药研末调敷患处。

  2. 疮痈初起未成脓者用之能消肿止痛,已成脓者用之可箍疮出头,促其脓聚毒出,已溃脓者用之收根束毒,脓出易敛,故为外治痈肿疮毒之要药。常用治痈疽疮毒,红肿热痛,缠身蛇丹,丹毒,水火烫伤等热毒证。

  3. 本品能散热消肿止痛,可治疗肝经热盛之目赤肿痛。若用于跌打损伤,瘀热肿痛,可收凉血消肿止痛之效。

  4. 木芙蓉叶又入肺经,味辛而散,《玉楸药解》云其“清风泻热,凉血消肿”。故本品尚可用于风热上攻之咽喉肿痛。

配伍应用

木芙蓉叶配牛蒡子

两药均能辛散入肺,清热解毒。木芙蓉叶凉血消肿止痛,牛蒡子功善疏散风热利咽。两药相配,外能散风热,内能解热毒,又可消肿利咽,共奏清热解毒,宣肺利咽之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木芙蓉叶配地榆

两药均具凉血清热之功。木芙蓉叶辛散长于消肿止痛,地榆酸涩长于解毒敛疮。两药同用,共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效。适用于水火烫伤及丹毒等掀红肿痛。

本草摘要

《本草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玉楸药解》“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

成药例证

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

药物组成:木芙蓉叶、地榆、冰片、薄荷脑。

功能与主治:解表通窍,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流感及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灼热等症状。

芙朴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芙蓉叶、牛蒡子(炒)、厚朴、陈皮。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宽中理气。用于风热或风热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痛、鼻塞、胃纳减退。

伤痛酊

药物组成:芙蓉叶、徐长卿、两面针、朱砂根、雪上一枝蒿、薄荷脑、樟脑、肉桂油。

功能与主治:去瘀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扭伤、挫伤、挤压伤、腱鞘炎等急性软组织损伤。

禁忌

痈疽不红不肿者忌用。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