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日均2人因跌落死亡,新规出台推动智能安全管理
建筑业日均2人因跌落死亡,新规出台推动智能安全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据统计,2022年建筑行业因滑倒、绊倒和跌落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865人,其中700例死亡是由于从梯子或屋顶等高处跌落所致,平均每天有两名施工人员因此丧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加强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刻不容缓。
最新施工安全标准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对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该标准,以下情形将被视为重大事故隐患:
- 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或超(无)资质承揽工程
- 未按照规定要求足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未经合格验收即擅自进入后续施工或投入使用
- 有限空间作业未履行“作业审批制度”,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 隧道工程中,作业面带水施工未采取相关措施,或地下水控制措施失效
- 施工临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危害程度较大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
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在建筑行业中,除了关注施工安全,职业健康管理同样重要。常见的职业健康风险包括跌落、粉尘、噪音等。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跌落: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对于高空作业,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同时,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粉尘控制: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区域,应安装有效的通风和除尘设备。施工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预防尘肺病等职业病。
噪音防护:对于噪音较大的施工环节,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对工人的影响。同时,为工人提供耳塞等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测听力状况。
智能化安全管理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等新技术正在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例如:
智能考勤与行为监测: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智能考勤,同时利用计算机视觉实时监控工人的行为,确保安全帽佩戴和危险区域的进入限制得到遵守。
机械设备远程监控:通过IoT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
环境监测与预警:安装空气质量、噪音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工地环境,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事故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例如,在某单层产业厂房项目中,5名工人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因卷扬机钢丝绳突然折断而坠落,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这起事故暴露出以下问题:
- 违反了货运升降机严禁载人上下的安全规定
- 违反了卷扬机应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合格的人员操作的规定
- 对卷扬机缺少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总结与展望
当前,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安全管理。然而,这仍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