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湾每10人就有1人高血脂,专家详解防治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4: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湾每10人就有1人高血脂,专家详解防治要点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台湾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而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警讯。根据国健署调查,台湾20岁以上成人十分之一有高血脂问题,就算吃得健康也可能有高血脂?以下专家解析高血脂风险真相!

血管斑块如何形成?高血脂带来的健康隐患

当血液中流通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浓度高于正常值时,就称为高血脂症。胆固醇分为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在血液中循环,把其内部的胆固醇、磷脂质、三酸甘油酯提供给身体各处的细胞使用。

低密度脂蛋白有其必要的功能,但当量过多时,会把胆固醇运送到血管壁并释放出来。成大医院副院长暨重症加护科临床教授许志新指出,被释放出来的胆固醇氧化后,会引发一连串发炎反应,若持续恶化会形成血管斑块,造成动脉粥状硬化,再恶化下去就会堵塞血管,导致脑中风、心肌梗塞、肾脏衰竭等严重的疾病,不只是会影响生活品质,甚至会让人失能或死亡。

高血脂跟体质也有关系?

高血脂与饮食、运动、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台大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贺立婷表示,如果体质不好,即使做了很好的饮食控制和运动,血脂可能还是会高;但如果体质不错,就要特别注意饮食,包含一些油脂多的肉类、带壳的海鲜等,都是容易让胆固醇过高的食物。此外,要增加消耗与代谢,也就是要多运动,可以让胆固醇得到适当的代谢,高血脂的状况也会改善。

成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叶建宽指出,人体内的胆固醇来源可分两部分,其中四分之三由肝脏合成,称为内生性胆固醇,另四分之一则来自饮食,称为外源性胆固醇。

高血脂初期无症状?别忽略潜伏的致命威胁

高血脂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特别是粥状动脉硬化、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但就如同罹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一样,有高血脂的病人一开始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极容易让人忽略它的重要性,却是人体心血管系统健康上的隐形杀手。

成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陈柏升表示,在不同的血脂组成里,以低密度胆固醇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与致病机转被研究得最为清楚,因此控制血中低密度胆固醇浓度,便成为治疗高血脂的主要目标。

贺立婷进一步说明,在心脏科的领域里,高风险的病人除了饮食控制和运动之外,都还是需要服用药物去预防胆固醇造成的冠状动脉疾病。胆固醇就像是心脏血管里面的油,油多的话就会堆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阻塞,后续就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疾病,产生心肌梗塞等。

想远离高血脂?改用这几种「健康油」

要预防高血脂,许志新建议必须维持理想体重,少吃油炸、油煎食物,避免食用太多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多选用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等;多摄取多糖类食物,如五谷根茎类;少吃富含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糖果、炼乳、蜂蜜、各式含糖饮料、加糖食品等;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类、蔬菜、水果及全谷类,以及避免饮酒。

北荣心律不整中心主任罗力玮提醒,如果家里有高血脂家族史,建议还是要去检测看看,因为血脂肪本身不像血压可以在家自己量测,如果没有去检测,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什么症状,但如果有些遗传高血脂的病人胆固醇很高,可能在30、40岁,甚至50岁的时候,就有一些血管堵塞的情况产生。

罗力玮强调,身体里面的胆固醇有七成是自己制造,三成是吃进去的,所以即使很少吃很油腻的饮食、肉类,还是有可能有这种情况,家族史也是一个满重要的因素。当然我们能够控制的是那三成,所以原则上日常生活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并规则运动,饮食部分比较油的东西,例如猪油、牛油还是要避免。

医师建议定期检测血脂,血脂的目标值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若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仍未能达标,建议遵从医嘱按时服药。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搭配适当的治疗,相信高血脂可以得到良好控制,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