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日均500辆港车北上,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型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日均500辆港车北上,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型
2025年1月2日起,粤港两地政府将“港车北上”每日申请数量从400个增至500个,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政策调整,再次凸显了港珠澳大桥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中的关键作用。
工程奇迹:港珠澳大桥的创新设计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梁、人工岛与海底隧道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大桥采用独特的“桥-岛-隧”结构,通过两座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连接桥梁和海底隧道,实现了跨海工程的复杂需求。
全路段呈S型布局,既提升了美观性,又通过科学规划减少桥墩阻水率,同时有效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大桥使用耐腐蚀钢材,并经硅烷浸渍等特殊处理,确保结构坚固耐用。自主研发的整平船可在40米水深达到±35毫米的整平精度,领先全球。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与效果
“港车北上”政策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允许香港单牌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进入广东。政策实施一年来,已有超6万辆香港单牌私家车完成申请。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自政策落地至2024年7月7日下午,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香港单牌车突破100万辆次。
2024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超1620万人次,同比增长63%,占口岸客流总量近六成。周末及节假日客流高峰频现,当年该口岸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以上天数达50天,是2023年的10倍。其中,2024年2月13日口岸单日客流量达14.4万人次,创下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大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大桥的建成,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时间大幅缩短,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大大便利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出行。
随着“港车北上”和“澳车北上”政策的实施,大桥见证了粤港澳三地交通的新篇章。大桥不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闻名,还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它已成为三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实现,加速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