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战巴黎,刘虹见证中国田径崛起
五战巴黎,刘虹见证中国田径崛起
2024年8月,法国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37岁的刘虹站在女子20公里竞走的起跑线上。这是她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也是她运动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征程。
当迈过特罗卡德罗广场上的拱门后,她转身向赛道深深鞠躬。这一鞠躬,饱含着这位奥运“五朝元老”、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中参赛年纪最大的运动员,对自己的感谢和对竞技体育精神的崇敬。
刘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2002年11月来到深圳开始专业训练,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用坚韧精神克服了伤病和年龄的限制,成为世界田径赛场上的常青树。
2008年北京奥运会,21岁的刘虹与奖牌擦肩而过,排名第四。四年后,在伦敦奥运会上,她再次获得第四名,尽管后来因对手被取消成绩而递补获得银牌,但连续的挫折曾让她一度萌生退意。
2016年里约奥运会,刘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在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她以1小时28分35秒的成绩夺得金牌,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她会功成身退时,刘虹选择了继续挑战自我。
2018年,成为母亲后的刘虹选择复出。在东京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铜牌。随后,她又获得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和马拉松竞走男女混合接力两个项目的参赛资格。
在巴黎奥运会上,刘虹以1小时31分24秒的成绩完赛,虽然仅获得第21名,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竞技体育精神。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只要能站在赛场上,就足够了不起了。代表国家站在赛场上争夺荣誉,这本身就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刘虹的故事,也是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到如今中国田径队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中国田径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领先的华丽蜕变。
2015年在北京“鸟巢”举办的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作为东道主大放异彩,收获1金7银1铜。其中,刘虹和吕秀芝包揽了女子20公里竞走冠亚军,王镇获得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巩立姣、张文秀和吕会会分别夺得女子铅球、女子链球和女子标枪亚军,张国伟获得男子跳高银牌,王嘉男摘得男子跳远铜牌。由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还历史性地夺得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
近年来,中国田径运动蓬勃发展。据统计,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从大半年才凑齐,到平均4个人抢1个名额。这种热潮也推动了中国田径整体水平的提升。
作为中国女子竞走的领军人物,刘虹不仅在个人成绩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激励了新一代田径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28岁的杨家玉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实现了中国女子竞走的“接力”。
如今,刘虹已经回到深圳,和丈夫刘学以及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一起,开启生活新阶段。同时,她还在积极备战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
对于刘虹来说,生活仍然像竞走,但不再只有输与赢。她用坚韧精神克服了伤病和年龄的限制,成为世界田径赛场上的常青树。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田径运动,推动中国田径事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