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V4段狭窄治疗新突破:支架置入手术成功改善患者症状
椎动脉V4段狭窄治疗新突破:支架置入手术成功改善患者症状
近日,一位76岁的患者吴万yin在武威市中医医院成功接受了左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手术。这一手术不仅显著改善了他的行走不稳和言语不利症状,也展示了医疗技术在治疗椎动脉狭窄方面的最新进展。
什么是椎动脉V4段狭窄?
椎动脉V4段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影响脑部供血。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向上穿过颈椎横突孔,最终进入颅内形成基底动脉。根据解剖位置,椎动脉分为四段,其中V4段是颅内段,直接参与脑干和小脑的血液供应。
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患者常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卒中。
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手术已成为治疗椎动脉V4段狭窄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优势。
在吴万yin的手术中,医生首先通过股动脉置入短鞘,然后使用导引导管和微导丝精准到达狭窄部位。在球囊预扩张后,成功植入颅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造影显示血管完美再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发布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指出,血管内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椎动脉狭窄的首选血运重建策略。该共识由99位国内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引用了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专家观点:介入治疗的未来
手术主刀医生赵宝元主任医师表示:“介入治疗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医学领域。虽然手术风险较高,但通过精细的操作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我们能够为患者开辟新的生命通道。”
赵宝元医生强调,对于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的患者,支架置入手术不仅能有效改善症状,还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他提醒患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这类创新疗法中受益。对于像吴万yin这样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