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专家推荐:三大特色疗法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4: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专家推荐:三大特色疗法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冬季人体阳气封藏,卫外功能下降,加之风寒邪气更盛,人们容易患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穴位贴敷、药膳食疗以及艾灸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01

穴位贴敷:调节脏腑气血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邹本良介绍,穴位贴敷可以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脏腑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减轻呼吸系统疾病。在立冬时节,可以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物制成药贴,贴敷于肺俞、膏肓、膻中等穴位。

  • 白芥子:温肺化痰、散结止痛
  •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这些药物多有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而肺俞穴能调节肺脏功能,膏肓穴对治疗各种虚劳疾病较为有效,膻中穴则能宽胸理气。

02

药膳食疗:润肺止咳

药膳食疗也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治医师程相稳推荐,冬季可食用以川贝母、雪梨、粳米等制作的贝母雪梨粥,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根据五行理论选择白色食物以养肺,如山药、百合、莲藕、白萝卜、银耳等。

03

艾灸:温阳散寒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适合冬季使用。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补肾益气。专家建议,冬季可取足三里、大椎、风门等穴位,每个穴位艾灸15至20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周2至3次,可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哮喘患者应谨慎使用艾灸,以免诱发哮喘。

04

现代医学的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长期关注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他认为,中医药对世界防治疟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在对抗“非典”等疾病的这些年里,我一直重点关注防治流感的问题。什么是科学?有疗效就是科学。什么是有疗效?必须注重医学的转化和研究,研究结果必须转化到临床,观察是否有疗效。

循证医学在转化医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化医学最早的模式是先研究药物(或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再开展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后来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中医的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模式,走的不完全是这条路。中医有大量经验医学的积累,因此应在现代医学方法指导下走向循证医学,通过转化医学产出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药物及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进行过一项板蓝根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板蓝根具有抗流感作用。我认为,要通过在中药化学和病毒学之间搭建桥梁,加速研发抗流感病毒的候选中药新药。

2014年,钟南山主持启动玉屏风颗粒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玉屏风颗粒52周,能显著减少32.3%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与慢阻肺稳定期广泛使用的支气管舒张剂的预防作用相当;预防患者第二次出现急性加重的风险;明显延长首次出现加重时间和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间隔时间;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日常生活预防建议

除了上述中医方法,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流感等患者密切接触
  3.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4. 对于年幼儿童及抵抗力差的群体或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接种相应疫苗减少感染概率

中医预防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家庭日常保健。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高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不可自行用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