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艾米替诺福韦获批一线用药,展现显著疗效和高安全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8: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艾米替诺福韦获批一线用药,展现显著疗效和高安全性

艾米替诺福韦(TMF)是一种新型的第二代替诺福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口服抗乙肝病毒新药。自2021年6月获准上市以来,已被纳入2022版慢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TMF在化学结构上相比TAF多了一个甲基,提升了口服吸收率及稳定性。TMF每日一次,每次一片,随餐服用,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乙肝病毒,减少病毒反弹的风险。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正确使用TMF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治疗至关重要。

01

艾米替诺福韦的作用机制

艾米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tRTI),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细胞内磷酸化:艾米替诺福韦进入肝细胞后,通过细胞内的激酶作用被磷酸化,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二磷酸盐形式。

  2. 抑制HBV DNA聚合酶:磷酸化的艾米替诺福韦与天然底物竞争性结合到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3. 链终止效应:由于艾米替诺福韦缺乏3'-羟基,一旦其被整合到病毒DNA链中,就会导致DNA链的延长终止,从而阻止病毒DNA的进一步合成。

02

临床应用与效果

艾米替诺福韦主要用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

  1. 低病毒血症患者的治疗:一项研究纳入了73例使用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单药治疗超过1年但出现低病毒血症的患者。换用TMF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有69.9%和74.0%的患者达到HBV DNA<20 IU/mL。这表明TMF对低病毒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2. 高病毒载量患者的初始治疗:一项对比研究显示,TMF与TAF在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时具有相当的疗效。两组在48周时的HBV DNA清除率分别为41.5%和40.0%,且安全性相当。

  3. 联合治疗方案:真实世界研究还表明,TMF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在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时,具有相当的HBsAg清除率。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03

安全性特点

艾米替诺福韦在保障良好抗乙肝病毒疗效的同时,显出更优越的安全性,对骨密度及肾脏影响较小,可以作为成人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用药。

  1. 肾功能影响:研究显示,TMF治疗12个月后,尿β2-微球蛋白异常率为16.4%,尿β2-微球蛋白增加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的比例仅为6.8%。血磷低于正常下限的比例为19.2%。这些数据表明TMF具有较好的肾脏安全性。

  2. 血脂影响:艾米替诺福韦对血脂水平无不良影响,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期间保持稳定。

0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 用药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25 mg),随餐服用。随餐服用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适。

  2. 漏服处理:如果漏服时间距离下一次服药时间不足18小时,应尽快补服一剂;如果超过18小时,则无需补服,按正常时间服用下一剂即可。

  3. 注意事项

  •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 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严格避免烟酒。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艾米替诺福韦的上市为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使其成为一线推荐用药。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