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公里装配式高架桥通车,乌鲁木齐打造国际交通枢纽迈出关键一步
7.2公里装配式高架桥通车,乌鲁木齐打造国际交通枢纽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乌鲁木齐市迎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北京路至河滩路)及地面道路正式通车。这一全长7.2公里的高架道路工程,不仅是新疆首座装配式桥梁,更以高达90%的装配率,开创了新疆桥梁建设的先河。
创新技术:装配式桥梁的典范
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采用先进的预制装配技术,立柱、盖梁、箱梁等构件均在30多公里外的装配式基地生产,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这种“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的方式,不仅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还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性。
“好比前方‘搭积木’,后方‘造积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东进场高架项目生产经理温程军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施工过程。基地产出的每个桥梁构件都有唯一的二维码,可追溯其生产信息和安装位置,确保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之内。
这种创新技术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还推动了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相对于传统现浇技术,装配式桥梁施工可缩短工期约30%,节水50%,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
交通改善:缓解城北交通压力
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与北京路、长春路、东站路、东彩路等10条主次道路实现互通,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也有效缓解了城北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作为连接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高架桥的重要通道,东进场高架全长8.7公里,本次通车的路段为北京路至河滩路,全长7.2公里。这一交通大动脉的贯通,加速了区域内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流通,为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战略意义:打造国际交通枢纽
乌鲁木齐东进场高架项目的建设,是乌鲁木齐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一环。项目不仅承担着完善城市骨干路网的功能,还与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紧密相连,未来将与新建的T4航站楼高架道路联通。
随着机场的“大脑中枢”塔台工程及配套附属机务区工程相继完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工程规划新建50万平方米的北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计划于近期投入运营。
东进场高架项目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新疆地区建筑产业、建造技术以及管理效能的多重升级,还为乌鲁木齐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乌鲁木齐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