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警信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警信号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06375
2.
https://m.sohu.com/a/796366188_121118848/?pvid=000115_3w_a
3.
https://www.xiameneye.org.cn/ybbz/swmb/91606.html
4.
https://m.dayi.org.cn/qa/175515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retinoblastoma/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1013
6.
https://www.mskcc.org/zh-hans/cancer-care/patient-education/about-ophthalmic-artery-chemosurgery-pediatric
7.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retinoblastoma-treatment-and-outcome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视力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其中,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院长及其团队在该领域的创新工作尤为值得关注。

01

黎晓新团队的创新贡献

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是国内儿童眼底病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放射敷贴治疗眼内肿瘤,这一创新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2016年以来,厦门眼科中心致力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治疗”项目。中心引进了先进的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并成立了专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学组。黎晓新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不仅主持制定了我国首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还建立了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网络,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早筛早治工作。

02

早期症状与发现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白瞳症、斜视、视力障碍等。其中,白瞳症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家长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观察孩子瞳孔是否有异常反光,或者通过关闭相机红眼消除功能拍照来检查。

除了白瞳症,斜视也是重要信号。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歪头看东西、遮挡一只眼睛时反应异常、无法准确追视移动物体等,都应及时就医。此外,如果孩子频繁揉眼、对光线敏感或抱怨视力模糊,也应引起重视。

03

治疗方法与选择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

  • 保留眼球的治疗:对于早期或较小的肿瘤,可采用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等局部治疗方式,以控制肿瘤并避免摘除眼球。

  • 化疗与放射治疗

    • 全身化疗:通过静脉注射抗癌药物,缩小肿瘤后再结合其他局部治疗。
    • 眼动脉介入化疗:将药物直接注入眼动脉,提高局部药效,降低全身副作用,尤其适用于晚期病例。
    •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适合中等大小的肿瘤。
  • 眼球摘除术:当肿瘤严重威胁生命且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摘除眼球以防止病情恶化。

04

预防建议与定期检查

为了及早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定期眼底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家庭,应从婴儿出生后就开始进行定期眼底检查,持续到3周岁。

  2. 遗传咨询:通过基因检测了解家族遗传风险,有助于提前预防和监测。

  3. 关注日常表现: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 避免过度用眼:虽然电子产品不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直接原因,但合理控制屏幕时间对保护儿童视力有益。

视网膜母细胞瘤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许多患者能够保住眼球甚至维持一定视力。黎晓新院长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为无数患儿带来了光明的希望。作为家长,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学会观察和发现早期症状,是保护孩子视力和生命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