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策略破解“食物恐惧”,推动健康饮食转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1: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种策略破解“食物恐惧”,推动健康饮食转型
未来的健康饮食如何?答案部分取决于说服西方人能吃什么食物,比如放弃或减少吃牛排和烤肉(红肉),转而选择吃杂肉,例如动物内脏(腰子、肝脏和猪舌头等),更有甚者可能吃一些昆虫和生鱼片(寿司)。因为越来越多患者被告知,他们目前的饮食习惯需要彻底改变,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是天性而且仍在增长。如何克服“新奇恐惧症”和“恶心的心理因素”,吃更多杂肉食物?关注详情。
在各种健康长寿和保健建议中,最常说的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那么,未来的健康饮食趋势又是什么?最新研究综述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说服西方人接受不寻常的肉类食材,比如人工培育的肉类和昆虫等替代蛋白质,以及现在东方人普遍接受的动物内脏器官等,如猪腰子、舌头、肝脏,各类生鱼片等。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对新食物的接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安全路线”,通过将新食物与熟悉的食物相似化来降低抵触感,即选择似乎吃过但不同类的食品;另一种是“寿司路线”,利用新奇感来吸引冒险型消费者,吃生猛食品。
在“安全路线”下,食物被处理成熟悉的形式以减少心理不安,例如将蟋蟀或可食昆虫磨成面粉制成蛋白棒(高蛋白营养补剂)。
在20世纪中期,美国也曾使用类似策略鼓励人们接受吃动物内脏,包括腰子、肝脏等杂肉。而“寿司路线”则依赖新奇感激发年轻的消费者兴趣,就像寿司在20世纪中后期被西方文化接受一样。寿司、内脏甚至龙虾的流行正是源于消费者对新食物体验的渴望。
对于替代蛋白质的未来,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未来替代蛋白质的需求,如果将其定位为是为可持续、有益健康或新奇的美食选择,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人工培育肉可以既作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也可推出更具探索性的产品,如实验室培育的鲸鱼肉或猛犸象肉,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热门推荐
何应钦: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人物
王凤阁: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不朽传奇
梁永安教授教你摆脱自我无用感
摆脱无意义感:7种科学方法助你重拾生活意义
纯电动车更适合城市通勤,增程式混动则适合长途驾驶
春节企业红包发放攻略:财务篇
纳豆胶囊真的有效吗?对血脂偏高有帮助吗?
涠洲岛:5、6、10月错峰游,享海岛美景与优惠价格
广西七日游:南宁桂林涠洲岛深度游全攻略
广西5天4晚经典游:南宁桂林涠洲岛全攻略
南宁城市绿洲、桂林山水、涠洲岛海浴:广西三地深度游
水准仪、全站仪、GPS、激光测距:标高测量方法全解析
职场必备:淡然一笑的魅力
马云谈创业艰辛:淡然一笑的背后
连续流技术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他们摆脱厌学困境?
适合请客的12道家常菜 好吃又上档次的家宴菜
自身抗体筛查,预知健康风险!
蚌埠的美食有哪些?
孩子不爱吃饭?试试这几道菜,营养美味,好看好吃,做法还简单!
股票盈利后如何合法避税?专家教你几招
经济周期下的股票再投资攻略
山药选购指南:从外观到口感的六大技巧
罪犯劳荣枝被判刑:女性罪犯的归途与未来
中国古代的"贞操刑":一种独特而严酷的女性刑罚制度
昆明过桥米线与烧饵块:百年传承中的创新味道
傣族手抓饭走红昆明,三家地道餐厅带你品味热带雨林风味
昆明最大夜市800摊位,三大美食街各领风骚
茶饮搭配科学:轻松实现减肥与养颜双重功效
牙后槽牙松动是牙周病晚期信号,及早防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