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油国标修订,营养成分再升级
葵花籽油国标修订,营养成分再升级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启动了《葵花籽油》等四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旨在进一步规范葵花籽油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指标。此次修订重点关注微量营养成分和新型污染物,力求提升葵花籽油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用油的需求。
修订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少吃油、吃好油”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植物油加工企业对油脂产品的微量营养成分和新型污染物更加关注,在企业标准中设置了甾醇、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等指标。
修订重点内容
此次修订的重点是微量营养成分和新型污染物。微量营养成分包括甾醇和生育酚等,这些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抗癌和抗氧化等。新型污染物方面,重点关注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时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健康构成威胁。
修订工作进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本刚表示,此次修订将进一步促进葵花籽油的精准适度加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食用油品质、加速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需求。国家标准《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修订计划的项目周期为16个月,即2024年6月~2025年9月。
行业影响与展望
此次修订不仅有助于改变“食用油越清亮越好”的传统观念,还将促进植物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设置原油中微量营养成分的“声称指标”,并规定植物油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含量,新标准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用油选择,同时推动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
葵花籽油国家标准的修订,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这一修订工作将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实现食用油供给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