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渔唱起三更”看陈与义:一个时代的夜半歌声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8: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渔唱起三更”看陈与义:一个时代的夜半歌声

“渔唱起三更”,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在这首词中,“三更”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更凝结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01

“三更”:中国古代的夜间计时

在中国古代,一昼夜被划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约两小时,并用十二地支命名,同时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夜间则以“更”为单位报时,通过击鼓或敲锣传递时间信息。这种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皇宫,后逐渐普及。

  • 一更:戌时(19:00—21:00),此时人们开始准备休息,村庄逐渐安静。
  • 二更:亥时(21:00—23:00),打更人提醒防火防盗,确保安全。
  • 三更:子时(23:00—次日1:00),夜深人静,古人认为是鬼怪出没之时,需格外小心。
  • 四更:丑时(1:00—3:00),最易发生盗窃,巡夜更为频繁。
  • 五更:寅时(3:00—5:00),天将破晓,公鸡啼鸣,人们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02

《临江仙》中的“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的《临江仙》以“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开篇,追忆往昔与友人欢聚的时光。而“渔唱起三更”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之中。

“渔唱起三更”描绘的是夜深人静时,渔舟上的歌声在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景象。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陈与义的笔下,这歌声不仅仅是简单的渔人之歌,更凝结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03

“三更”: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时间标记

“三更”这个时间标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夜深人静的时刻,更凝结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陈与义的《临江仙》中,“渔唱起三更”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之中。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陈与义的笔下,这歌声不仅仅是简单的渔人之歌,更凝结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04

陈与义:在动荡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亲历了靖康之变和宋室南渡的动荡。这些历史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陈与义的诗歌创作深受杜甫影响,但他并没有成为另一个“杜甫”,而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陈简斋体”。他的诗风在学习杜甫的基础上,更注重理性思考和现实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性精神。

“渔唱起三更”这句词,正是陈与义在动荡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写照。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陈与义的笔下,“三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标记,而是一个充满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的象征。

陈与义的“半夜三更”之所以如此之美,不仅在于其诗词的艺术魅力,更在于它凝结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在“渔唱起三更”的意境中,我们仿佛能听到诗人内心的独白,感受到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陈与义诗词永恒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