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传:一个隐居诗人的精神世界
狄金森传:一个隐居诗人的精神世界
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充满了谜团。她25岁之后选择隐居,几乎与世隔绝,留下了上千封未寄出的信件和诗作。她的诗歌充满激情,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这让她备受争议和猜测。
阿尔弗雷德·哈贝格在《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中,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狄金森的一生。在哈贝格笔下,狄金森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她的早期诗歌多为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后期诗歌则更多地探讨生死、爱情等主题,表达出她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本传记厚达700多页,搜集的史料真的是丰富。比如提到了一本腊叶集。狄金森一生制作了两套集子。第二套集子辑录了大量诗歌,在其身后被发现,如今广为人知,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套集子是66页的压花,几乎被传记作者们忽略了。 这本腊叶集是一本用皮革特制的大册子,用来保存压缩的干燥植物。里面有四五百种野生和栽培的花卉标本。花一旦采来,就平整地放好,压制,使之干燥,并参考植物学手册做标签。每页的花茎上都粘有一片细纸条,上面用钢笔字注明通行的学名及两位数编号。有时标签若贴在植物的上半部分,纸条就会更窄。只有花、茎的上端和一两片叶子被展示出来,不包括根部。一页容纳几件标本,布置得既整洁又有美感。
有意思的是,她的腊叶集中有重复的标本,并在物种识别方面越来越松懈,这说明主人对命名法、系统学和组织的兴趣越来越淡漠。这似乎也削弱了我们的积极性:是否有必要追究诗人后期手稿中诗歌排序的确切原则?她很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一旦收集到一个标本,就立即加到集子里去。她的大部分诗歌大约也是这样汇集到一起的。
在早期的一首诗中,狄金森调侃严格的花卉分类系统,并写下了大量标签:
我从林中采来一朵花-
一只妖怪戴着眼镜
一口气算出了雄蕊数-
把她吞进了“纲目”!
后来,当狄金森将这首诗誊抄到她的集子里,这个花卉分类系统几乎已经被植物学家废弃了,她当时是否知道呢?
狄金森的童年和青春期在家中安静地度过,她接受良好的教育,阅读广泛,到二十五岁那年,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内心转变,她开始埋头诗歌创作。从那时起,她便如同与世界隔绝开来,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诗歌之中。
她经常独自在田野漫步是否害怕,多年后诗人写道:“当我是个小女孩时,在树林里久久徜徉,人家说会有蛇咬我,我可能摘到毒花,或者妖怪会来绑架我。但我走啊走啊,没遇到过任何可怕的东西,除了天使,它们怕我远甚于我怕它们。”最后,她回顾自己自由无惧的户外漫步,将其视为“小男孩时”她生命中的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活动。“小男孩时”是她退隐习惯确立后割舍不掉的短语,在其著名的蛇之诗《草丛里一个狭长的家伙》中就出现了:
他喜欢沼泽地
冰凉得无法长玉米-
可小男孩时,光着脚-
我大中午不止一次
路过它,我以为,一条鞭子
绳扣散开在阳光下
于是我弯腰确认
它起皱,溜掉了……
据说,她的朋友塞缪尔·鲍尔斯1866年左右读到这首诗,惊呼道:“那女孩怎么知道沼泽地不适合种玉米?”她嫂子的对答很贴切:“哦,你忘了那是艾米莉“小男孩时,!”实际上,这首狡黠的诗作中的说话人不是男性,而是曾为男孩的女人。
等到狄金森能够看清自己的性别变化(当然,这是一个比喻说法),她的少女时期就如同半边莲经历了一场爆裂的变形,进入想象生活。我们只有考虑到丰厚的腊叶集所暗含的意义——独自一人或与同伴一起,漫步户外搜寻植物感受到的丰富多彩的快乐——才能判断这变形的代价。她在一首最痛苦的诗中暗示,睁眼的同时就是瞎子:
在我的眼睛挖掉之前
我也曾喜欢看-
正如其他生命,有眼睛
知道别无他法-
但若告诉我-今天-
天空可以最我所有
我会告诉你-我的心
会开裂,因我的尺寸-
草地-我的-
山峦-我的-
所有森林-无限量的星星-
凡我能够带走的正午
在我有限的双眸间-
鸟儿俯冲的动作-
清晨的琥珀马路-
是我的-想看就看-
这消息会将我击倒-
很想,更安全-
窗玻璃上只放我的灵魂-
其他造物则放眼睛-
对太阳-不够小心-
随着狄金森逐渐将自己限制在父亲的房屋院落之内,她曾经仔细观察过的植物、小鸟、昆虫和周边的群山变得越来越具有象征性,它们宣告季节的来临,而季节又成为心灵存在各阶段的象征。以这种方式诗人从自然、户外转向想象的温室。
她喜欢户外的田野、花朵、植物与昆虫,仔细品读她早年的诗歌,充满着灵性与想象。虽然25岁之后,狄金森的生活逐渐变得孤独而内省,除了家庭成员和几位亲密的朋友,她几乎不再与外界接触。这种隐居生活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自然,思考人生、死亡以及爱情等主题。她的诗歌因此有了变化,其中《我死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这首是她对死亡的思考:
我死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 房间里的沉默显得如此响亮— 仿佛那些最小的噪音都是不敬 当石头停止滚动—
这首诗以死亡为话题,描绘了临终时刻的宁静与孤独。苍蝇的嗡嗡声成为生命终止的象征,而“石头停止滚动”则暗示了时间的静止。
狄金森的诗作通常避免使用传统的韵律和节奏,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强调意象和隐喻的使用,语言精炼而强烈,常常以独特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瞬间。例如在《我希望我是一只蝴蝶》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于自由的渴望:
我希望我是一只蝴蝶— 只为一个下午— 拥有彩虹的外衣— 穿在胸前— 然后,如常死去— 多么甜蜜的计划—
这首诗简洁而充满力量,通过对蝴蝶的比喻,狄金森传达了对短暂而美丽生命的向往。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中写下了超过一千七百首诗歌,但在生前,这些诗作并未被人所知。直到她去世后,她的妹妹拉维尼亚偶然发现了她的诗稿,这位伟大的诗人的作品才得以重见天日。狄金森的诗歌在她逝世后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独特的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写作。
这本传记中,作者对狄金森诗歌进行了深入解读。她生活的19世纪,美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作者挖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位超级宅女,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诗歌影响了几代人,她是一朵在诗歌中绽放的独特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