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日:复旦专家教你这样预防“癌中之王”
世界胰腺癌日:复旦专家教你这样预防“癌中之王”
11月21日是世界胰腺癌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胰腺健康,远离‘癌中之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预防和早期发现对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背部疼痛、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此外,胰腺癌还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和黄疸等症状。由于胰腺的位置隐蔽,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强调,胰腺癌虽然可怕,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预防建议:
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饮食:高脂肪和高糖饮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高脂肪饮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导致亮氨酸的释放,从而促进癌症发展。同时,高糖摄入会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因此,应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甜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和维生素C对胰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是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柚子和柠檬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建议每日摄入2-4份水果,其中以柑橘类和浆果类为主。
选择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鱼、家禽、鸡蛋、低脂乳制品和大豆食品等。应尽量减少加工肉类和红肉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特别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鲑鱼、秋刀鱼和沙丁鱼等,具有抗癌作用。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规律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维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可以减轻胰腺的负担。同时,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应限制酒精的摄入,最好戒酒。
避免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和胰腺癌的风险。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并减少腌制蔬菜、咸肉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除了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有家族史、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上腹部薄层CT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胰腺健康,远离“癌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