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建议:婴儿应与父母同室不同床,可降低50%猝死风险
权威建议:婴儿应与父母同室不同床,可降低50%猝死风险
婴儿共睡是许多家庭常见的育儿方式,但如何安全、正确地与婴儿共睡,是每个父母都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至少前6个月应与父母同室但不同床睡觉,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
安全指南
研究表明,与父母同室但不同床的婴儿,其SIDS风险可降低50%。因此,专家建议婴儿应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与父母同一房间。这种安排既方便母亲照顾婴儿,又有利于婴儿的喂养、安抚和监测。
正确姿势
新生儿的最佳睡姿是仰卧。这种姿势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对脏器压迫最小。如果担心宝宝会睡成扁头,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定期变换宝宝的睡姿,让宝宝轮流侧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方向侧睡,否则可能导致偏头或尖头的不良头型。俯睡不推荐,因为容易导致窒息和内脏压迫。
注意事项
在与婴儿共睡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要点:
床铺选择:婴儿床应选择稳固、平坦的床垫,避免使用过软的床上用品,如羽绒被、枕头等,这些都可能增加窒息风险。
空间安排:确保婴儿床空间足够,避免与大人床过于靠近,以防大人翻身时压到婴儿。
环境安全:保持婴儿睡眠环境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婴儿的睡衣应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窒息的帽子或围巾。
监护责任:即使与婴儿共睡,父母也应保持警醒,特别是在喂奶或安抚婴儿时,避免在疲劳或服用影响意识的药物后与婴儿共睡。
心理影响
研究发现,与母亲同睡的婴儿处于最平静的生理状态,心跳间隔最长,而单独睡的婴儿则表现出较大的生理压力。另一项研究显示,与母亲分离的新生儿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176%,安静睡眠减少86%。文章强调了母亲的亲近对婴儿调节、温暖和保护的重要性,指出皮肤接触可以调节体温、降低压力激素并改善睡眠模式。文章建议优先考虑减轻婴儿压力、促进联系和支持最佳生理发展,而不是强迫婴儿独立睡眠。
实用建议
对于选择与婴儿共睡的家庭,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婴儿床选择:推荐使用带有护栏的婴儿床,确保婴儿不会轻易滚落。床的大小应适中,既能容纳婴儿舒适地活动,又不会过于宽敞导致婴儿感到不安。
床上用品:使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床单和被褥,避免使用厚重的被子。可以选择专门设计的婴儿睡袋,既保暖又不会覆盖婴儿面部。
睡眠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热。可以使用白噪音机帮助婴儿入睡,但音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婴儿听力。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婴儿床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确保没有松动的部件或潜在的危险。
婴儿共睡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话题。在享受与宝宝亲密时光的同时,更要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遵循上述建议,父母可以为宝宝创造一个既安全又温馨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在父母的关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