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脑卒中大会确认:艾灸是偏瘫康复有效手段
2024脑卒中大会确认:艾灸是偏瘫康复有效手段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据王陇德院士团队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6%,每年新发病例约505.2/100,000人,死亡率高达343.4/100,000人。更令人担忧的是,约7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后遗症,其中痉挛性偏瘫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痉挛性偏瘫是由于脑组织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患者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屈曲。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会导致运动障碍,甚至永久性残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在改善中风偏瘫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这种无创、舒适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例如,徐玉梅等人采用雀啄灸治疗,选取患者患侧上下肢穴位如曲池、血海、照海穴进行施灸,每次每个穴位3-5分钟,10次为一疗程,持续一个月,结果显示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
陈淑娟使用循经往返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循经往返灸。治疗选取手三阳经和三阴经、足三阳经和三阴经,点燃灸条距离皮肤3厘米匀速施灸,每日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连续治疗4周。结果显示,使用循经往返灸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2024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吉训明院士在《国家脑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工程2024进展》报告中指出,艾灸等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会还强调了在脑卒中防治领域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脑卒中防治管理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
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期末期间通过艾灸恢复精力的经历也印证了艾灸的效果。这位学生在赶DDL(截止日期)期间感到精神不振,脑子像锈住了一样,尝试咖啡提神效果不佳。在艾灸馆经过手工悬灸治疗后,感觉精力恢复,顺利完成了论文。
尽管艾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艾灸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疗效。
-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受凉或吹风。
- 施灸前后避免接触冷水,可在半小时后洗热水澡以促进放松。
- 逐渐增加艾灸剂量,避免过度刺激。
- 保持愉快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效果。
- 合理安排饮食,灸后半小时再进食,过饥或过饱可能引起不适。
除了艾灸,患者还应结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复查,同时保持积极心态,以促进康复。随着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艾灸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