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卡南京熙南里,感受甘熙故居魅力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2: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卡南京熙南里,感受甘熙故居魅力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句诗描绘的正是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甘熙故居。作为中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平民住宅,甘熙故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南京明清三大奇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01

甘熙故居:九十九间半的传奇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5.4万平方米。院内共有162间房,但对外却称“九十九间半”。这一数字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皇宫至多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官邸至多九百九十九间半,民宅则最多九十九间半。甘熙故居的“九十九间半”正是对这一制度的恪守,同时也彰显了其作为民间最大宅第的地位。

甘熙故居由四组毗邻的多进穿堂式建筑群构成,屋舍均坐南朝北。这一布局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风水五行学说,甘家以商起家,商属金,南方属火而克金,北方属水,金生水则吉;二是沿袭家族传统,甘家由北方南迁而来,朝向北方表示感念祖先不忘根本。

建筑大师吴良镛曾赞誉甘熙故居为“民俗瑰宝”。院内的梁枋、天花、门窗、栏杆等均用木雕砖雕装饰,绘(刻)有花卉鸟兽人物传说等精美的图案。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感受着江南民居的典雅与精致。

02

甘氏家族:书香门第与戏曲情缘

甘熙故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甘氏家族文化传承的见证。甘家祖上可追溯到秦国宰相甘茂、孙吴名将甘宁。甘福是著名藏书家,其长子甘煦是诗文家、藏书家,甘熙本人则是藏书家、方志家、风水家和金石家。一门俊秀,世代英杰。

1832年,甘福在大院内仿宁波天一阁建藏书楼“津逮楼”,父子三人陆续藏书16万卷。虽然津逮楼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但其珍藏的南宋金石家赵明诚撰著、其妻李清照作后序的《金石录》孤本,至今仍为学界所珍视。

甘氏家族与戏曲文化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甘贡三酷爱戏曲,曾任公余联欢社昆曲组组长,常在甘家大院组织活动,吸引了梅兰芳、俞振飞等名家前来聚会。名旦严凤英曾嫁予甘贡三之子甘律之,其卧室在故居西偏房得以复原,成为后人缅怀这位黄梅戏“一代宗师”的重要场所。

03

熙南里: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的融合

以甘熙故居为核心,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应运而生。街区以传统街巷格局和建筑空间为基础,打造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老字号、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2008年9月28日,熙南里一期工程正式开街,如今已成为南京夜生活的热门打卡地。

熙南里街区的建筑风格延续了甘熙故居的特色,黛瓦、粉壁、马头墙,砖雕、木雕和石雕装饰,古色古香。街区内的特色市集、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等,让游客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南京的传统工艺和美食。

夜幕降临,熙南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街区推出精品博物馆夜游项目“甘宅雅韵”,联合中青年艺术家打造街区微博物馆群,恢复笪桥灯市等传统活动。南京首部沉浸式演出《南京喜事》、网红打卡地“爱心红绿灯”等创新项目,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吸引着年轻游客纷至沓来。

熙南里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社区。这里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戏曲演出、读书会、非遗体验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

交通便利也是熙南里的优势之一。街区邻近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有550个停车位,数十条公交线路穿流不息,日均人流量达11.8万人次。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轻松抵达这片文化瑰宝。

04

游玩体验:穿越古今的文旅盛宴

漫步在熙南里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的南京。白天,你可以欣赏古朴的建筑,参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了解云锦、剪纸、彩灯等传统工艺。傍晚时分,不妨在街区的老字号品尝一碗正宗的鸭血粉丝汤,或者在特色餐饮店尝试创意料理。夜幕降临后,古戏台上的戏曲演出、街头艺人的表演、以及各类文化活动让你目不暇接。累了,还可以在漫心、花筑奢等特色酒店或民宿歇息,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社区。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建筑爱好者、文化追寻者,还是美食达人、夜生活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