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压迫神经的最新治疗方法
颈椎压迫神经的最新治疗方法
据统计,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1/10,全国有1亿多人被颈椎疾病困扰,中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颈椎疾病轻则反复疼痛、麻木,重则持物行走无力,更严重的甚至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
日常护理
颈椎病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专家建议坚持“一动作、三习惯”:
一动作:抗阻伸颈锻炼。双手交叉抱住小脑,在头部向后使劲的同时,手掌向前用劲,形成对抗的状态,每次坚持15秒,放松10秒,10
20次/组,12组/天。这种静止对抗锻炼有助于强健颈部肌肉。三习惯:
- 少低头:建议减少连续伏案工作的时间,可通过调节座椅高度,或调整电脑高度,让颈部处于竖直伸展的状态。
- 勿高枕:枕头不是为了“枕头”,主要是“托颈”,对颈部提供支撑,枕头过高会影响颈椎的自然生理曲线。
- 勤保暖:在温度较低时做好颈部保暖,有助血液循环畅通,进而促进颈部健康。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物理治疗动作:
- 后背开肩:双手反手交握,往上抬,日常驼背的姐妹要勤加练习,重复20次是一组,一天做五组。
- 拉伸颈前肌:双手合十拇指放下颚,手臂整体均匀缓慢发力轻推将头向上,后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
- 左右拉伸颈部:身体站直,然后让头部带动颈部慢慢向左向右拉伸,身体注意要放松;每组20次,一天做五组。
- 仰头拉毛巾:将毛巾放在颈椎上面位置,然后双手拉住毛巾,头向后仰。每组10次做三组。
饮食和生活方式
- 饮食:少吃高脂肪、高油高盐、生冷冰饮等垃圾食品,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果蔬,三餐吃好营养均衡。
- 运动: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活动身体,长期不活动会导致肌肉劳损退化,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最新的手术技术是“零切迹”颈椎前路减压结合颈椎零切迹融合器固定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减压充分
- 暴露范围小
- 安全性高
- 椎间融合率高
- 术后并发症少
- 透视次数少
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需要显露较多范围的手术视野,在椎体之间植入融合器后,需在椎前进行钢板固定,可能会对前方的食管造成压迫,导致术后发生吞咽困难,并且由于应力作用,术后可能会发生断钉、拔钉,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后凸畸形的问题。
而零切迹融合手术植入的融合器自带螺钉,无需在椎前附加钢板,不形成凸起,不会对食管造成压迫,具有减压充分、暴露范围小、安全性高、椎间融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但是,采用经椎间隙途径摘除突出的颈椎间盘,在技术上要求很高,特别是需要同时切除后纵韧带减压的情况,对不少脊柱外科医生来说,在技术上是个挑战。为了改善手术视野,不少医生只好切除部分椎体皮质骨结构,扩大椎间隙。但这一做法会破坏椎体的支撑强度,术后容易出现椎间隙塌陷,影响手术效果。
“为了严格保留椎体负重面的皮质骨和椎体负重面的强度,保证手术效果,我们在手术中采用特殊方法撑开椎间隙,通过特殊的工具,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厚的后纵韧带,从而实现了脊髓前方的充分减压。”
颈椎手术非常考验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和技术水平,手术效果与医生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在选择颈椎手术时,建议选择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医生和正规的医疗机构,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结语
颈椎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坚持治疗和护理,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如果出现颈椎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防止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