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鸽永久凤凰:见证中国自行车工业80年变迁
飞鸽永久凤凰:见证中国自行车工业80年变迁
在中国自行车界,飞鸽、永久、凤凰这三个品牌堪称“老炮儿”,它们不仅见证了中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从早期的奢侈品到普及工具,再到如今的文化符号,这三个品牌的故事,就是中国自行车工业的缩影。
从零到一:开创中国自行车工业
1936年,飞鸽自行车在天津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1950年7月5日,飞鸽成功研发出完全属于中国创造的10辆样车,开创了中国自行车工业的新纪元。飞鸽自行车以选料精良、工艺先进、骑行轻快、坚固耐用、款式新颖著称,解放后实现利税22亿元,为国家创汇1.8亿元。
永久自行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1993年,永久改制为上市公司,迎来巅峰时刻。永久制定了统一全国自行车标准、规格的标定车,并开发了中国第一代660MM轻便车、载重车、赛车及电动自行车、LPG燃气助力车、智慧电单车等产品。
凤凰自行车源于1897年中国第一家自行车车行——同昌车行,具有100多年的历史。1959年1月1日,“凤凰”商标正式注册。80年代,凤凰牌自行车成为“三转一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荣誉和美好生活。当时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售价120元,相当于普通人4个月的工资,其价值甚至超过了许多家电。
市场竞争:从辉煌到转型
进入21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多样化,自行车逐渐从主要交通工具转变为运动、休闲和健身的工具。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飞鸽、永久、凤凰这三个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永久自行车在2001年被中路集团收购后,虽然形成了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童车、电动轮椅车为核心的两轮车产品群,但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410万元,但2024年一季度亏损567万元。在骑行热潮中,永久这类传统自行车品牌似乎并未从中受益,市场份额被外国品牌挤压。
凤凰自行车虽然在90年代仍保持领先地位,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开始谋求转型。近年来,凤凰自行车在电商平台表现亮眼,特别是在千元以下的童车学生车市场占据优势。2022年,中国自行车市场骑进了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艾媒咨询预计,直到2026年规模将稳步扩张至2600亿元以上。
飞鸽自行车则通过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争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达到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的水平。目前,飞鸽自行车已经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和“中国驰名商标”,并正在申报中国名牌产品。
文化传承:从生活必需到文化符号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飞鸽、永久、凤凰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符号。80年代,拥有辆永久或凤凰自行车,是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是家庭财富的象征。90年代以后,随着摩托车和小汽车的普及,自行车逐渐被替代,但作为运动、休闲和健身的工具,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进入21世纪,自行车成为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的象征,各类公路车、山地车满足不同需求。近年来,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再次将自行车带回公众视野。在这一过程中,飞鸽、永久、凤凰这三个品牌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制造商转变为生活方式的提供者。
创新发展:从传统到现代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这三个品牌都在积极谋求转型和创新。
产品创新方面,从传统的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山地车、折叠车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营销创新方面,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例如,永久自行车与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年轻人喜爱的手游跨界合作,推出联名款车型;凤凰自行车则与森马服饰推出合作款服饰。
市场创新方面,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拓展。虽然在高端市场仍面临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但通过打造“高端平替”产品,国产品牌正在快速崛起。例如,喜德盛等品牌通过打造入门款“爆款”产品获得快速增长,JAVA、KOOTU、坎普等品牌也挺进市场前十。
飞鸽、永久、凤凰这三个品牌的故事,是中国自行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早期的奢侈品到普及工具,再到如今的文化符号,它们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新时代的挑战面前,这三个品牌正在通过创新和转型,续写中国自行车工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