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手抬建“世界第一坝”,万佛湖成5A景区
肩挑手抬建“世界第一坝”,万佛湖成5A景区
万佛湖水库大坝,这座被誉为“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的宏伟工程,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奋斗史。它不仅是一道横亘在龙河上的巨坝,更是一代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见证。
从水库到5A景区的华丽转身
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历经11年艰苦建设,于1969年竣工。这座大坝的建设,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它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田灌溉和防洪问题,更为后来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万佛湖景区面积达135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5平方公里,是西湖面积的8倍之多。湖中66个岛屿星罗棋布,与万佛山的观音岩石遥相呼应,形成独特的“诸佛拜观音”景观,因此得名“万佛湖”。
一位老兵的坚守
在万佛湖畔,有一位85岁的老人,每年都会回到大坝前,静静地伫立良久。他就是当年参与大坝建设的一名普通士兵。18岁那年,他怀揣着一腔热血,加入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当时的建设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肩挑手抬。工地上尘土飞扬,工人们的衣服上满是泥浆,手上布满了老茧。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人回忆起那段岁月,眼中闪烁着泪光。他说:“那时候,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要为新中国建设出一份力。”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坝。
从水利工程到旅游胜地
万佛湖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灌溉和防洪问题,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万佛湖,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湖面上游船穿梭,游客们或泛舟湖上,或登岛游玩,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南岸的万佛岛是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岛上矗立着巨大的白色弥勒佛雕像,大雄宝殿、观音阁、万佛塔等佛教建筑错落有致。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精神的传承
万佛湖的成功,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胜利,更是人类精神的胜利。前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曾赞誉万佛湖大坝为“人类水利史上了不起的伟大工程”。这份荣誉,是对所有参与建设者们最好的回报。
如今,当年的建设者们大多已步入晚年,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万佛湖的湖水一样,源远流长。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万佛湖,这座由舒城人民在困难时期自力更生、肩挑手抬修建而成的人工湖,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如那位85岁老人每年的坚守,万佛湖大坝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