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实施“巾帼村播”计划,百名渔嫂变身直播达人
舟山实施“巾帼村播”计划,百名渔嫂变身直播达人
“这是我们桥头村的玉米,又糯又甜……”近日,在舟山市定海区“好岑光”巾帼共富工坊,随着主播岑港街道妇联主席王云的吆喝,直播间人气不断上涨,1小时就卖出了100余公斤玉米。线上直播也带动线下销售,目前第一批3000斤桥头玉米已销售一空,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第二批马上会上直播间。”王云说。
释放渔村女性潜能,直播带货成新选择
舟山市定海区的“好岑光”巾帼共富工坊通过直播带货,成功销售了大量当地特色农产品,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东海渔嫂”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舟山市妇联推出的“巾帼村播”培养成长计划和“东海渔嫂电商基地”,进一步提升了渔嫂们的电商销售技能,帮助她们实现了增收。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服务效能。
创新培训模式,打造专业直播团队
为释放渔农村闲置劳动力,鼓励“东海渔嫂”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提升原有电商从业“渔嫂”的电商销售技能,舟山市妇联创建了“东海渔嫂”云主播品牌,把握“云端经济”发展机遇,着眼电商直播产业,加强直播业务培训,通过政府赋能,帮助巾帼创业者实现增收。
为了让“东海渔嫂”走得更远,舟山市妇联推出了“巾帼村播”培养成长计划。舟山市妇联与市商务局联合发起“东海渔嫂”电商培训提升项目,在舟山国际海运学院成立“东海渔嫂电商基地”,常年开设“共富学堂”,以项目化推进妇女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两年来累计参训受益人数超万人,培育产生了“舟山闹妈”“渔嫂林波”“虾姑阿鲁”等一批颇具名气的网红女主播。展茅伟叶家庭农场女主人余叶是该培训项目最早的学员之一。“借助网络直播,可以拓宽自家产品的销路,也可以带动其他农产品销售。”余叶说。
成效显著,直播带货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目前,由舟山市妇联培育的“东海渔嫂”村播已达百余名,通过日常直播带货、妇联公益直播以及省市相关赛事等形式帮助销售农特产品近千万元,带动人均年增收2万元至6万元。
暖心的创业政策和环境,吸引很多“家雁”回归,乡村巾帼创业人才“蓄水池”规模不断提升。“梦桃南山下”微信视频号所有者乐梦颖是地道的定海金塘人,2021年返乡做起了自媒体。她的视频号发布了很多以“三农”为主题的视频,将“网红流量”变为留守村民的“致富力量”。嵊泗也有很多返乡大学生通过民宿直播、渔民画线上教学等形式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从“渔嫂”到“网红”,直播带货改变人生
“舟山闹妈”是舟山市首批通过东海共富学堂培训的渔嫂之一。在参加培训前,她只是个普通的渔村妇女,每天除了家务就是帮丈夫打理渔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直播带货,便报名参加了东海共富学堂的培训。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她不仅掌握了直播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包装和营销当地海鲜产品。如今,“舟山闹妈”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主播,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渔嫂一起加入直播带货行列。
“渔嫂林波”则是另一位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人生转变的典型代表。她原本是岱山县的一名普通渔嫂,平时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在参加了东海共富学堂的培训后,她开始尝试直播销售当地特产的鱼鲞和虾干。凭借真诚的态度和优质的产品,她的直播间人气逐渐上升,销售额也稳步增长。如今,她不仅自己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了村里的其他妇女一起创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带货女王”。
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渔村焕发新生机
东海共富学堂的成立和直播带货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渔嫂们的生活,也为整个渔村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直播平台,原本销路有限的渔村特产得以销往全国各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直播带货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渔村创业,为渔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直播带货还促进了渔村文化的传播。许多渔嫂在直播时不仅销售产品,还会向观众介绍渔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渔村,进一步推动了渔村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