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足底筋膜炎康复治疗指南:基于最新临床研究的五大疗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足底筋膜炎康复治疗指南:基于最新临床研究的五大疗法

足底筋膜炎是常见的足部疼痛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将从手法治疗、拉伸、贴扎、治疗性运动和神经肌肉再教育以及其他疗法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思路,并提供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

手法治疗

A类推荐:临床工作者应该使用手法疗法——包括关节和软组织松动术来治疗足跟疼痛和足底筋膜炎的人群,以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和小腿柔韧性,来减少疼痛并提高功能。

1.干拔罐:I级证据

研究发现:在治疗足跟疼痛时,干拔罐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减轻疼痛并提高关节活动度。


图示:干拔罐治疗足底筋膜炎

2.肌筋膜触发点治疗:I级证据

研究发现:结合触发点释放、超声和拉伸可以在短期内(2周)显著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功能。


图示:足底部触发点

这项研究对于治疗肌肉疼痛效果明显,尤其是在使用触发点释放的情况下。

3.关节松动术治疗:II级证据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了距骨关节松动术组(距骨关节松动+肌肉拉伸+刚性绷带)的患者比常规治疗组(超声波+肌肉拉伸+刚性绷带)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表现更好。

图示:距下关节Mulligan动态关松

4.软组织松动术:II级证据

研究发现:针对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足底筋膜进行特定的筋膜释放技术对疼痛敏感点有显著效果。

图示:筋膜释放技术处理腱周和足底

5.器械辅助软组织松解术:II级证据

研究发现:使用IASTM和治疗性超声对治疗足跟疼痛的效果。

图示:筋膜刀处理腓肠肌至足底筋膜

在进行了8次治疗以及治疗后90天的随访中,使用IASTM的患者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疼痛减轻程度更明显,比使用治疗性超声的患者效果更好。

6.肌肉能量技术:III级证据

研究发现:肌肉能量技术与常规治疗结合使用,比单独应用常规治疗能更大程度上提高踝背伸范围、减轻疼痛并改善足部功能。

拉伸

A类推荐:建议使用针对足底筋膜和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拉伸来为患有足跟疼痛或足底筋膜炎的患者进行短期(1周至4个月)的疼痛缓解。

我们对拉伸肌肉和方式进行整理:

  • 拉伸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跟腱、足屈肌群、足底筋膜;
  • 拉伸体位:在负重(站立)或非负重(长坐位)姿势下进行拉伸:
  • 站立伸直膝关节:拉伸腓肠肌;
  • 站立屈曲膝关节:拉伸比目鱼肌、足屈肌;
  • 足趾伸展:拉伸足底筋膜。

图示:腓肠肌牵拉、比目鱼肌牵拉

图示:足底筋膜牵拉

研究:有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在短期内(小于3个月),足底筋膜拉伸优于比目鱼肌/腓肠肌拉伸。联合比目鱼肌、腓肠肌和足底筋膜拉伸在短期内优于其他疗法、体外冲击波、不拉伸、安慰剂。

1.足底筋膜拉伸与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的比较:I级证据:

研究:4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组、热疗+鞋垫组、足底筋膜拉伸+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腓肠肌/比目鱼肌+足底筋膜拉伸)。

结果:足底筋膜拉伸+假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组,比其他治疗组效果更好,持续12个月。

2.结合足底筋膜、比目鱼肌/腓肠肌、腘绳肌和腓骨长肌的联合拉伸效果:

I级证据:

研究:通过星型平衡测试,测量足底筋膜炎患者的不同治疗组(拉伸运动组、足部训练组、足部和臀部训练组)的平衡情况。

结果:经过8周比较后,三组在平衡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I级证据:

研究:比较足底筋膜炎患者进行3种不同治疗方法(肌贴组、自我拉伸组、肌贴+拉伸组)对疼痛和功能的影响。

结果:三个治疗组在治疗后和一周后对疼痛和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3.结合足底筋膜、比目鱼肌/腓肠肌拉伸:

I级证据:

研究: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法(泡沫轴组、自我拉伸组:足底筋膜+比目鱼肌+腓肠肌)对足底筋膜炎的效果。

结果:自我拉伸组在治疗结束时比泡沫轴滚动组症状缓解效果更好(疼痛压痛值下降)。

4.足底筋膜拉伸:

II级证据:

研究: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法(跟腱拉伸组、跟腱+足底筋膜拉伸组)对减轻清晨第一步疼痛、压痛阈值、踝关节活动度、脚踝VAS的效果。

结果:在4周后,同时进行跟腱和足底筋膜拉伸组的压痛阈值明显高于只进行跟腱拉伸组,其他方面无明显不同。

5.比目鱼肌、腓肠肌拉伸:

II级证据:

研究: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法(肌筋膜松解+超声+拉伸组和肌筋膜松解+超声组)在6周内24次疗程后的效果。拉伸:腓肠肌/比目鱼肌。

结果:拉伸组在疼痛VAS评分和足部功能指数有显著改善。

6.家庭拉伸训练和专业物理治疗:

III级证据:

研究:比较居家足底筋膜拉伸和专业正规物理治疗(包括足底筋膜、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以及其他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效果。

结果:在疼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两种治疗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拉伸治疗足底筋膜的总结:

  1. 足底筋膜拉伸比口服药物、热疗、后跟垫以及其他拉伸方式更有效;
  2. 平衡能力对于足底筋膜炎治疗并不是关键目标;
  3. 一些拉伸方式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显著效果,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估效果;
  4. 足底筋膜拉伸在改善疼痛和压痛阈值方面优于其他部位的拉伸;
  5. 居家进行的足底筋膜拉伸可能与在专业物理治疗中进行的拉伸方式效果相似。

贴扎

A类推荐:建议在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时,使用足部贴扎技术,无论是刚性还是弹性的,以在短期内改善疼痛和功能。

贴扎是用硬胶带(比如运动胶带或Leukotape®)和弹性胶带(比如功能性胶带或Dynamic Tape®)贴在脚部或踝部的任何时间和方式。

图示:肌贴贴扎

硬的胶带可能用于提供机械支撑,而弹性胶带可能用于提供支撑同时允许活动。当胶带贴在皮肤上时,可能会给大脑发送信息,从而影响不同的反应。

图示:硬性贴扎

I级证据:

研究:对比硬胶带和弹性胶带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短期疗效。

结果:弹性胶带在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更好,硬胶带可以更好地改善足部姿势。

I级证据:

研究:比较贴扎和ESWT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疼痛程度、足跟敏感指数、足踝评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功能性贴扎组在疼痛、残疾和活动限制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

I级证据:

研究: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传统疗法+肌贴组、传统疗法组)在3周内的疗效。

结果:接受传统疗法结合肌贴的患者在疼痛水平和残疾程度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

治疗性运动和神经肌肉再教育

B类推荐:建议包括足部和踝关节肌肉抗阻训练在内的治疗性训练。

I级证据:

研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力量训练组和拉伸训练组)在晨起第一步疼痛和步态参数方面的效果。

结果:两组对改善疼痛和步态参数都有显著积极效果。未显示出哪组有明显的优越性。

I级证据:

研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高负荷力量训练和拉伸训练)在3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足部功能情况。

结果:在3个月的随访中,高负荷力量训练组的足部功能改善显著大于拉伸训练组,主观疼痛报告也显著较少。在12个月的随访中,高负荷力量训练组的足部功能评分改善仍然显著。

I级证据:

研究:对比两种阻力训练的方式(自我调整阻力组和给定阻力组)在12周内的足部健康状况问卷情况。

结果:两组的足部健康状况问卷分数中在疼痛方面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I级证据:

研究:对比两种治疗形式(治疗师指导下的训练组:手法+松动+力量+拉伸和居家康复训练组:力量+拉伸)在8周后的足部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师指导下的训练组对于提高足踝功能、减轻疼痛更有效。

I级证据:

研究:对比两种治疗形式(PT+uPOD组和单纯uPOD组)在6周和1年的随访中的足部和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情况。(PT:手法+松动+力量训练+拉伸/uPOD:教育+鞋+矫形器+拉伸建议)

结果:PT+uPOD治疗结合可能在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症状方面有一定益处,尽管具体效果并不明显。

治疗性运动和神经肌肉再教育的总结:

手法治疗+患者教育+拉伸+抗阻力量训练+神经动力学的综合干预可以改善6周(短期)至1年(长期)的疼痛和足踝功能情况。

其他疗法

1.夜间夹板:

A类推荐:那些在早晨第一步始终感到疼痛的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患者开具为期1至3个月的夜间夹板方案。

2.矫形器:

B类推荐:不应该将矫形器(无论预制还是定制),作为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短期疼痛缓解的单一治疗手段。需要同时结合其他治疗。

3.超声波:

A类推荐:对于进行拉伸治疗中的足底筋膜炎患者不建议使用超声波治疗来影响效果。

4.超声药物导入疗法:

C类推荐:可以使用超声导入疗法结合洛芬类凝胶来减轻疼痛。

5.电疗:

D类推荐:建议使用手法疗法、拉伸训练和足部矫形器,而不是电疗疗法,来促进患有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在短期和长期上的改善。可以将离子导入疗法或预调制干涉电流电刺激作为第二线治疗。

6.激光:

B类推荐:可以将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作为急性或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在短期内减轻疼痛的康复治疗。

7.教育和减重:

E类推荐:可以为患有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提供保持体重的教育和咨询。

8.干针:

B类推荐:可以在腓肠肌、足底肌肉中的肌肉使用干针刺疗法,来缓解短期和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

希望这份【足底筋膜炎的五大循证康复思路】能帮助康复从业者为相关疼痛人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