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借酒浇愁,写下人生突围之词,两句成为人人会背的千古名句,足以抚慰世人一千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6: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借酒浇愁,写下人生突围之词,两句成为人人会背的千古名句,足以抚慰世人一千年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时年43岁。在黄州的五年里,苏轼经历了从困顿到超脱的心路历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其中《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尤为著名。本文将结合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经历,深入解读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01

在黄州:从困顿到超脱

刚到黄州不久,苏轼写下了《初到黄州》一诗,其中写道: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在黄州初期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未来的迷茫,又有对生活的热爱;既有自嘲的意味,又不失乐观的精神。

在定惠院居住期间,苏轼创作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生动地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忧愤,同时也体现了他不屈的精神。

02

苏轼的黄州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逐渐适应了黄州的生活。在老友马正卿的帮助下,他在城东门外获得了59亩土地,取名“东坡”,并修建了“雪堂”。这段时期,苏轼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还找到了一处可以饮酒谈天、消愁解闷的地方。

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期。这段时期,他创作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佳作,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苏轼的词作数量超过百首,展现了大气纵横的新风格,奠定了他在词坛的地位。

在黄州,苏轼时常出入田间地头,或在月夜泛舟,寄情山水。他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体验美的享受,领悟人生哲理,安放困顿的心灵。

03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精神的突围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精神世界。

上阕描绘了苏轼夜饮归来的场景: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醒复醉”三字揭示了苏轼内心的苦闷,而“倚杖听江声”则展现了他从自然中寻求慰藉的过程。

下阕则是苏轼的内心独白: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两句化用了《庄子》中的典故,表达了苏轼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苏轼在黄州的精神突围,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上,更体现在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他逐渐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04

酒与苏轼:精神的慰藉

苏轼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饮酒说》中写道:“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为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遂不免闭户自酝。”

酒成为了苏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他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在他的词作中,酒与自然、人生哲理紧密相连,共同塑造了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

05

苏轼的文学成就

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

苏轼的词作中,既有“醉归江路野梅新”的闲适,也有“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更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哲思。这些作品展现了苏轼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06

结语

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展现了他面对逆境时的坚韧精神和超脱态度。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形成了独特的人生哲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语堂先生曾评价苏轼:“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须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苏轼的超脱,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进退自如、兼收并蓄的人生哲学,为后世的知识分子开拓了一个身心兼顾的广阔精神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