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慧教育下的融合式教学:理念、实践与未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1: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慧教育下的融合式教学:理念、实践与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中,融合式教学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实践模式,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为教育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探讨融合式教学的内涵、技术应用、影响因素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01

融合式教学:理念与特点

融合式教学,又称混合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集成线上线下育人资源,整合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和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融合式教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媒体化:运用文本、音频、图像、动画、视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 融合性:强调“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学习+课后线上自主学习”的融合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无缝衔接。
  • 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倡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
  • 互动性:通过小组协作、实时互动、问题讨论等方式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 针对性: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02

技术应用与创新

在智慧教育的推动下,融合式教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以人工智能为例,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上海开放大学开发的“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助教”项目,通过技术驱动教学变革,打造了一个覆盖“教、学、评、巡、毕”的全流程、多场景的智慧学习服务体系。该项目为2000余名总分校教师和超过10万名学历学习者提供全天候、伴随式、精准化、情境化和一站式学习支持,开辟了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路径。

在职业院校领域,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针对智能制造类专业传统实训中的高成本、高风险和教学难度,通过引入VR、AR和MR技术,建设“汽车智造”虚拟仿真实训室和元宇宙智能制造+红色体验场景,为智能制造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范例。

03

教学效果与影响因素

融合式教学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一项研究基于3P学习分析框架,构建了学生学习预备、教师教学能力、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与在线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

  • 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 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 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行为、学习氛围对于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收获、主观情感体验均能产生正向影响。

04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融合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正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 数字素养: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工具。
  • 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 学习指导:关注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 数据安全:保护学生数据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05

未来展望

融合式教学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实践模式,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其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应用的不均衡、教师数字素养的差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更加公平、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智慧教育下的融合式教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课堂。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正朝着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教育未来迈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