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费调整,阶梯水价了解一下?
成都水费调整,阶梯水价了解一下?
近日,成都市发布了最新的生活用水费用调整方案,其中包括详细的阶梯水价标准。根据新的收费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为3.03元/立方米,第二阶梯为3.9元/立方米,第三阶梯为6.51元/立方米。此外,还有针对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的具体收费标准。市民可以通过关注官方渠道获取更多信息,以便合理安排用水计划,节省开支。
政策背景与目的
水价是调节水资源供需的重要杠杆。我国在自来水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后,自来水供水价格经历了从政府包办到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从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开始,政府逐渐放开定价权限进行市场化改革,随着《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出台,自来水的商品属性开始凸显,我国逐步进入了水价的转型改革阶段。
供水价格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供水价格是促进节约用水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供安全和放心水的重要驱动力。现有文献缺少关于供水价格政策的系统研究。明确水价政策内涵,把握政策变迁历程和方向,对于供水价格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收费标准
根据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公示的成都自来水水价,成都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实行阶梯式收费:
- 第一阶梯:每立方米3.03元(含自来水费2.08元/㎥和污水处理费0.95元/㎥),适用于年用水量在216㎥以内的用户。
- 第二阶梯:每立方米3.90元(含自来水费2.95元/㎥和污水处理费0.95元/㎥),适用于年用水量在217-300㎥的用户。
- 第三阶梯:每立方米6.51元(含自来水费5.56元/㎥和污水处理费0.95元/㎥),适用于年用水量超过301㎥的用户。
此外,合表用户(包括居民住宅、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水等)的价格为每立方米3.03元(含自来水费2.08元/㎥和污水处理费0.95元/㎥)。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保障水资源安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需要,对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出台的实施办法共十条,主要对四川具体适用税额、超计划取用水和未经批准取用水加征、农业生产取用水税收优惠等国家授权事项予以明确,并规定了纳税对象、计征方式等事项。同时,对国家有新规定的事项,结合四川实际进行了适当调整。
作为全国第二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省份,四川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水资源税改革,并于2018年1月9日首次印发《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时隔近7年,四川再次出台实施办法,有何考量和变化?是否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
四川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和征管机制,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明确水资源税和供水价格的关系,地方政府在水资源税征收和管理上更加灵活。“本次出台的实施办法总体平移了之前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和取用水分类计征方式等政策,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针对性做出一些调整。”该负责人说,例如,为强化节约用水的政策导向,引导公共供水企业降低漏损,实施办法明确将公共供水管网合理漏损率由原来的12%调整为9%,与重庆、云南等地保持一致。
记者注意到,实施办法对超过规定限额的农业生产取用水,以及主要供农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饮水工程取用水免征水资源税。“考虑到四川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实施办法在这两方面作出减免调整,以此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该负责人说。
实施办法是否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影响?该负责人表示不会。“只有直接取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才属于水资源税的纳税人,间接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并不属于该办法适用对象。”该负责人说,如自来水供应中,城镇公共供水企业从河流直接取水,符合纳税人的定义。但是,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对天然水生产加工后供应给自来水用户,自来水用户就属于间接取用,不符合纳税人的定义。“根据实施办法,终端综合水价结构将逐步调整到位,原则上不因改革增加用水负担。”
节水措施与建议
为了帮助居民合理安排用水计划,避免进入高价位的用水阶梯,这里提供一些实用的节水措施:
养成良好用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定期检查水管: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水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无谓流失。
使用节水器具:安装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喷头等,提高用水效率。
合理安排用水:根据家庭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用水量,避免过度用水。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家庭成员树立节水意识,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居民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用水成本,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成都阶梯水价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决心和智慧。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还能推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作为成都市民,我们应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