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高铁开通:从5小时到2小时,西南交通大动脉助力区域发展
贵南高铁开通:从5小时到2小时,西南交通大动脉助力区域发展
2023年8月31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贵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482公里的高速铁路,以350公里的时速穿越崇山峻岭,将贵阳至南宁的列车运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25分钟大幅缩短至2小时10分钟。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南高铁不仅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还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交通格局,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的出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支持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线路概况
贵南高铁北起贵州省贵阳市,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全长482公里,其中广西段281.37公里。线路共设13座车站,包括龙里北站、贵定县站、都匀东站、独山东站、荔波站、环江站、河池西站、永安镇站、都安站、马山县站、南宁北站、南宁东站等。这条高铁线路穿越110座桥梁和45座隧道,桥隧比高达85.65%,是中国西南地区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技术创新
贵南高铁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在隧道通信信号覆盖方面,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技术突破。由于线路桥隧比高达90%,仅贵州段就要穿过68座隧道,总长133公里。为了解决隧道内信号覆盖问题,施工方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在电力供应方面,施工方从铁路箱变获取电力,共建共享铁路箱变94处,扩容铁路箱变53处,有效提升了通信稳定性。在基站建设方面,施工方根据线路穿行的地势特点,将通信站点排列成“之”字形,并采用敷设双漏缆、下行频偏补偿功能等新技术新方案,克服了崇山峻岭不利于通信覆盖的难题。在信号传输方面,贵南高铁贵州段敷设漏泄同轴电缆268公里,建设基站368个,其中隧道内有243个。通过采用超级小区的网络规划模式,扩大了单个小区的覆盖距离,减少业务切换,有效缓解小区间的彼此干扰,降低小区重选和切换概率,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经济社会影响
贵南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大大缩短了贵阳至南宁的时空距离,还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以贵州省为例,自2014年进入高铁时代以来,相继建成多条高铁线路,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大通道骨架。贵南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贵州的高铁网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便利化。
在旅游发展方面,贵南高铁将贵州诸多景区串联起来,以高铁为交通载体,深度发掘贵州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合站点旅游班车开行,保证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例如,荔波站的开通,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欣赏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独特风光。在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方面,高铁的便捷性吸引了更多人才和企业落户贵州。贵州茅台酒厂(集团)贵定晶琪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给公司在人才引进、技术共享、智能制造等方面带来诸多红利。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贵南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西南与华南地区的联系。线路引入贵阳枢纽后,与渝贵高铁、贵广高铁、成贵高铁等交通要道实现有效衔接,形成了贯穿西北地区至川黔地区再至华南地区的运输快速通道。同时,贵南高铁还促进了广西“市市通高铁动车”交通圈的建设,让两省的路网发展、交通体系更健全。
展望未来
随着贵南高铁的持续运营和枢纽引入,将进一步带动地区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示“修路致富”。这条高铁线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条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它将沿线各地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当地人民创业致富提供新方式、新思路,真正让“过路经济”变成“落地经济”。
当前,贵州的铁路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盘兴铁路(盘州至兴义)建设快马加鞭,“市市通高铁”指日可待;黄百铁路(黄桶至百色)贵州段全线最长隧道开始掘进施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完善;贵南高铁引入贵阳铁路枢纽控制性工程建设再迎新进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贵南高铁将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成为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