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颐和园:从清漪园到世界遗产,慈禧太后的皇家园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颐和园:从清漪园到世界遗产,慈禧太后的皇家园林

引用
新浪网
1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6/doc-inecztft2948454.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4/23/nw.D110000renmrb_20240423_1-06.htm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2%90%E5%92%8C%E5%9B%AD/63458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2585
5.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909A07XOP00
6.
https://www.sohu.com/a/803061861_121678350
7.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08/doc-inchxqvk3422286.shtml
8.
http://m.3233.cn/n/468u-185615.html
9.
https://zyk.bjhd.gov.cn/kjhd/lyhd/201810/t20181022_4530788.shtml?type=computer
10.
67639c5d000000000b0215bb
11.
676aa0be000000001300a799
12.
675ea08f0000000002027e4b
13.
https://m.baike.com/wikiid/7207651980867993633
14.
https://www.kaogucha.com/prd/237.html
15.
https://m.urbanlight.cn/newsdetail/d7495de2-dd15-4eac-d215-1948b141dda0
16.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22/b06c94c5216643789ca23cd60cdb9019/c.html
17.
http://cn.obj.cc/portal.php?mod=list&catid=357
18.
https://www.klook.cn/zh-CN/activity/3043-historical-sites-tour-beijing/

颐和园,这座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园林杰作,承载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与衰落。它的历史,与一位传奇女性——慈禧太后,紧密相连。在她统治的晚期,颐和园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建,成为清朝最豪华的皇家园林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充满争议的历史,探寻慈禧太后与颐和园的不解之缘。

01

扩建背景: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然而,经过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掠,昔日的美景化为废墟。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决定对清漪园进行全面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

扩建颐和园的资金从何而来?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确实动用了部分海军军费。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和批评。许多人认为,慈禧太后此举不仅削弱了清朝的国防力量,也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私利而挪用海军军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政治稳定和皇权巩固的需要。

02

建筑特色: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

颐和园全园占地面积约295公顷,整体上可分为宫廷区、前山区、前湖区和后山后河区四个部分。东、北、西三面设有宫门,其中东宫门是整座园林的正门。园内景致主要围绕万寿山和昆明湖展开,是清代御苑中把天然山水和人工创造巧妙融合的最佳范例。

园东部为相对独立的宫廷区,正殿仁寿殿坐西朝东,用于日常朝会和赐宴活动。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后妃分别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三组院落为寝宫,格局井然有序。旁边还建了一个德和园,内含三层大戏楼,北面是观戏的颐乐殿。

万寿山东西长1000米,高60米左右,山势比较平缓。山南一侧沿着昆明湖的北岸设置一条漫长的游廊,从乐寿堂西侧的邀月门开始,一直向西伸展到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长达728米,像一条弧形的飘带系在山脚下,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画廊。

山中央建有一组宏伟的建筑,由南到北形成一条庄严的中轴线,分为几级台地,逐次升高,屋顶铺砌黄色琉璃瓦。其中排云殿是正式举办慈禧太后贺寿仪式的场所,而三层的佛香阁采用八角形平面、四重屋檐,阁内供奉观音像,外形高峻壮阔,成为全园的核心标志建筑,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浩淼烟波乃至整个西北郊的山水风光。最高处为琉璃牌坊众香界和砖砌佛殿智慧海,五彩缤纷,金碧辉煌。

颐和园的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它巧妙地将天然山水与人工创造相结合,既保持了自然山水的优美形态,又通过建筑、叠石、理水、花木配植和匾额楹联等手法,创造出富有诗意画意的园林意境。园内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亭、台、楼、阁、廊、榭、殿、舫、桥、墙、门、塔、轩、馆、斋、房等,每一种建筑类型都根据其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采用了相应的形式和风格。

03

争议与评价:历史的多维视角

对于慈禧太后使用海军军费修缮颐和园的行为,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是她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做出的无奈之举。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成为了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败的象征之一。

04

现代意义:从皇家园林到世界遗产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颐和园不仅是游客们打卡的热门景点,更是了解清朝历史文化的绝佳场所。

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颐和园藏文物有四万余件,品类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后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颐和园的故事,就是一部晚清的兴衰史。它见证了慈禧太后的权力巅峰,也目睹了清朝的最后岁月。今天,当我们漫步在颐和园的长廊,仰望佛香阁的雄伟,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颐和园不仅是慈禧太后的“后花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