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州轶事》新书发布,揭秘历史名人与金城的不解之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4: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州轶事》新书发布,揭秘历史名人与金城的不解之缘

近日,由兰州市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兰州轶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知名文史学者王文元牵头撰稿,集合陈乐道、陈岚、杨佳祺、廖海洋等十余位学人之力,历经三年完稿。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分为史前兰州、两汉烽烟、西秦王都、隋唐兰州、宋元纷争、明代植根、清末重镇、近代风云8个篇章,将有关兰州的历史轶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01

高适:边塞诗人的兰州印记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作为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边塞风情和军旅生活。虽然现有史料中关于高适在兰州的具体行踪记载较少,但根据他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可以推测他在兰州留下的足迹和创作灵感。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他早年仕途坎坷,长期在边疆地区游历,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体验。高适的边塞诗以其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的风格著称,展现了唐代边疆的壮阔景象和军旅生活的艰辛。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就是边塞诗人们关注的焦点。高适在游历边疆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途径兰州,目睹这里的黄河奔流、边关烽火和戍边将士的生活。这些经历无疑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高适的边塞诗中,多次提到“凉州”“河西”等地名,而兰州作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想象,高适在兰州期间,登上白塔山远眺黄河,或在黄河边与戍边将士把酒言欢,这些场景都可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02

林则徐:挥毫泼墨过金城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以禁烟运动和“开眼看世界”的思想而闻名于世。林则徐与兰州的渊源,虽然在史料中记载不多,但他的书法作品和诗词创作,为兰州的文化传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则徐在被贬谪新疆期间,曾途经兰州。据记载,他在兰州停留期间,曾为当地的寺庙和园林题写匾额和对联,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林则徐的书法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对兰州文化的认同和赞美。

林则徐的诗词创作中,也流露出对兰州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感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到黄河、白塔山等兰州地标性景观,展现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深刻印象。林则徐的诗词,不仅记录了兰州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

03

兰州:一座承载千年文化的城市

《兰州轶事》一书中,除了高适和林则徐的故事,还收录了众多历史名人与兰州的趣闻轶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从秦朝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兰州轶事》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兰州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书中提到的“孙坚兵败兰州”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兰州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而“林则徐挥墨过金城”的故事,则体现了兰州对文化名人的吸引力。这些历史故事,不仅丰富了兰州的文化内涵,也为现代兰州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04

文化传承与现代意义

《兰州轶事》的出版,不仅是对兰州历史文化的梳理和传承,也为现代兰州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书中提到的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化遗迹,如今已成为兰州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名片。

例如,黄河风情线、白塔山等景点,不仅是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也是兰州本地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这些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正如书中所言,游客在中山桥、白塔山、五泉山等知名游览胜地“打卡”后,再来阅读《兰州轶事》,能更深地了解兰州的千年岁月和历史沧桑巨变。

此外,兰州的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如兰州国际马拉松、黄河文化旅游节等,也都在传承和弘扬兰州的历史文化。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兰州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兰州轶事》的出版,无疑为兰州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这本书,更多人将了解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正如书中所言,兰州是一座“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千百年来被滚滚黄河滋养得浑厚深沉。而《兰州轶事》的出版,无疑为这座城市的文脉传承增添了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