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99米大铜像,创办佛学院:仁德法师引领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
建99米大铜像,创办佛学院:仁德法师引领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
1982年,仁德法师接任安徽省佛教协会和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开启了他为九华山佛教事业奋斗的辉煌篇章。在他的领导下,九华山佛教协会不仅恢复了地藏庙会等传统活动,还创办了安徽省九华山佛学院,为佛教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仁德法师积极推动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邀请香港圣一法师讲经,并多次率团出访美国、日本等地,极大地提升了九华山在国际佛教界的知名度。
仁德法师不仅在行政和教育方面成绩斐然,他还积极推动九华山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他的倡导下,九华山佛教协会主办了“海上名家书法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艺术形式传播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参与。此外,他还主持建造了99米高的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成为九华山的重要地标之一。
祇园寺是九华山最大的寺院之一,也是仁德法师生前长期驻锡的地方。祇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多次重建和扩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内建筑布局独特,呈“7”字型,天王殿处在“7”字的转折点上,穿过天王殿,沿石级而上是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念佛堂等建筑。祇园寺大雄宝殿的匾额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彰显着寺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祇园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仁德法师精神的延续之所。寺内塔院安置着仁德法师的灵塔,以及他的生平展览。仁德法师常说:“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他强调“觉性本常寂,心性法界同,如缘弘圣教,正法永昌隆”,教导弟子要坚发菩提心,爱国爱教,以戒为师,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弘扬正法。
仁德法师的精神在九华山佛教协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近年来,九华山佛教协会在维护佛教正信和保护信众权益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2024年8月,九华山佛教协会发布声明,提醒信众谨防有人冒充寺院名义线上办理《皈依证》的诈骗行为。这一举措体现了九华山佛教协会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也彰显了仁德法师“弘法利生”精神的延续。
如今的九华山,不仅是一座佛教名山,更是一处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圣地。仁德法师虽然已经圆寂,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九华山的历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佛教徒和文化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