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与糖尿病:快速降糖减重,但这些风险要当心
生酮饮食与糖尿病:快速降糖减重,但这些风险要当心
近年来,生酮饮食因其快速减重和改善血糖的效果而备受关注。然而,这种饮食方式是否真的适合糖尿病患者?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理、效果和风险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生酮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生酮饮食在近几年来被热烈讨论,更因为网红拍摄相关影片,导致许多人跃跃欲试。生酮饮食其实已经有大约100年的历史了,在早期医药还不发达的时代,许多疾病的治疗只能通过饮食调控,包括糖尿病也是如此。生酮饮食的诞生起因于儿童难以治疗的癫痫,在这些难以控制的癫痫中,生酮饮食大约对于20-50%的病童有所效果。随着时代过去,大约在1950年代左右,生酮饮食开始被拿来当作减重饮食处方,而在大部分的研究中,追踪6个月后对于体重确实有显著的改善。也因为肥胖一直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在治疗糖胖症的过程中,减重也是医师与病患共同的目标,所以便有人考虑是否能够使用生酮饮食作为糖尿病控制的处方。
生酮饮食与其他饮食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差异
目前的饮食种类繁多,单纯以碳水化合物比例可以简单区分为以下4种,但还存在像得舒饮食、地中海饮食等其他选择。而生酮饮食的特色在于相较低碳水饮食,生酮饮食拥有非常低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在正常代谢能量的路径中,我们需要以碳水化合物当作一个起始点,后续才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得身体所需能量,而当碳水化合物过低时,身体便要绕远路走不同的代谢途径来获得这些能量,相对效率较差,而生酮饮食便是藉由这样的方式,使身体代谢出酮体及其他副产物,而使食欲下降,间接减少热量摄取,达到减重效果,除此由于低碳水的摄取,更能够降低血糖的指数,从这两个好处来看,似乎对于糖尿病病人非常合适。
但是接下来便是重要的关键,当治疗糖尿病时,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血糖控制好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减少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变或是心血管疾病等等,而过重的病患希望能够减少体重也是为了更加减少未来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从长远来看,除了希望血糖下降控制稳定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后续疾病的产生,所以目前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发展,皆需要通过大型研究证实对于心血管疾病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到底糖尿病病患是否适合低碳水饮食,抑或是要如何使用,我们先将生酮饮食截至目前为止,研究所得的结果简单做整理,最后我们将以这些研究结果整理出结论给予各位民众建议:
生酮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生酮饮食目前用于医疗部分仍处在有相当争议的状态,站在中立的角度,认为在改善血糖及减重确实有其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其他种类饮食,其风险较高,且长期好处不明,因此建议各位民众,如果想要尝试生酮饮食,首先建议征询医师意见,再来务必购买酮体检测试纸,确保不要发生严重之酮酸中毒。另外以目前研究证据,建议生酮饮食仅当作短中程的过渡疗法,最多施行6个月,若在使用生酮饮食后已经达到减重及降血糖效果,考虑改成低或中碳水饮食作为长期饮食选择。除此之外,本身也建议生酮饮食因为油脂含量比例高,建议尽量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之油脂(例如橄榄油),以减少未来发生心血管之风险,较不青睐大部分生酮饮食中的椰子油。另外也建议下列族群切勿轻易尝试生酮饮食:非用于癫痫之儿童、孕妇、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处在重大疾病中、准备接受手术者,这些族群通常是酮酸中毒的高风险群,或是长期来看危害大于好处的。
医疗相较于其他产业,由于攸关人命,因此在面对新的疗法,通常会以较审慎的态度面对,最后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随意尝试"个案"使用有良好效果之偏方,若仍希望尝试,务必在医师的督导下密切监控,以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