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索洛芬钠片使用指南:九类禁用人群,这些副作用需警惕
洛索洛芬钠片使用指南:九类禁用人群,这些副作用需警惕
洛索洛芬钠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消炎和退热。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洛索洛芬钠片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痛、肩周炎、颈肩腕综合症,以及手术后、外伤后及拔牙后的镇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洛索洛芬钠片的用法用量为饭后口服。慢性炎症疼痛:成人每次60mg(1片),每日三次;急性炎症疼痛:顿服60~120mg(1~2片)。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3片)。
洛索洛芬钠片的禁忌人群包括: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7.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8.严重血液学异常患者。9.妊娠晚期及哺乳期妇女。
洛索洛芬钠片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不适较多见如腹痛、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烧心等,有时会出现皮疹、瘙痒、水肿、困倦、头痛、心悸等,偶见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间质性肺炎以及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AST、ALT、ALP升高等。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是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洛索洛芬钠。该药物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肌肉痛以及外伤后的肿胀和疼痛。然而,在使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据国外文献报道,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安全性试验评价涉及1075例患者,其中不良反应报告94例,发生率为8.5%。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皮肤瘙痒(2.1%)、红斑(1.5%)、接触性皮炎(1.4%)等皮肤症状,以及偶有胃部不适(0.6%)等消化器官症状,还有ALT(GPT)升高(0.6%)、AST(GOT)升高(0.5%)等临床值异常。上市后安全性调查涉及303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主要包括局部接触性皮炎(1.4%)、皮肤瘙痒(0.5%)、红斑(0.4%)等皮肤症状。
洛索洛芬钠与布洛芬的区别:洛索洛芬钠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与布洛芬等同类药物一样,主要用于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导致的发烧、头痛以及浑身关节、肌肉疼痛。除此以外,还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肩周炎肩、颈腕综合征和手术、外伤、拔牙后的抗炎镇痛。洛索洛芬钠是一前体药物,在吸收入血前对胃肠道无刺激,也没有明显治疗作用,只有吸收入血后转化成活性代谢物才发挥作用,因此,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作用,耐受性好,副作用低。洛索洛芬钠的镇痛作用要比布洛芬更强,布洛芬在临床上更多的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发烧的退烧,还有轻到中度疼痛的止痛,比如痛经或者感冒出现的头痛、咽喉肿痛、神经性的疼痛等。而洛索洛芬钠更多的是用于抗风湿的治疗,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肌肉的疼痛,还可以用于其他的关节病、肩周炎等多种骨关节疾病的消炎、止痛。另外,手术后或者外伤、拔牙之后出现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和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