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辽阳白塔:穿越千年的历史见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6: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辽阳白塔:穿越千年的历史见证

在辽宁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一座高达70.4米的古塔巍然矗立,这就是被誉为“东北第一塔”的辽阳白塔。作为全国六大高塔之一,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古塔,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辽阳这座古城的沧桑变迁。

01

建筑之美:巧夺天工的工艺杰作

辽阳白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实心垂幔式密檐舍利砖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台基和须弥座组成,高14.98米,台基为八角形石筑高土台,外用石条镶边砌成两层台基。须弥座高8.78米,下部为叠涩上收的砖壁,墙面收分较大,外面青砖雕有跑狮和小佛龛、束腰、再上为砖雕三铺作斗拱,再上有砖砌莲瓣两层。上部为两层很矮的束腰须弥座,总高1.52米。两层束腰之上是一道普板枋,上有斗拱承单檐,檐上有瓦垅,瓦有筒瓦当,板瓦当。

塔身高达12.7米,仿木构建筑。立在两层大仰莲莲瓣上,平面八角,角部施圆柱,砖雕五铺作斗拱,承托檐部。每面的壁面中间砌出一道横格,分塔身为上下两个框。白塔塔身的砖雕线刻生动流利、形象庄严肃穆。正南斗拱的拱眼壁,横排嵌着木制匾额四方,上面有“流”、“光”、“碧”、“汉”四个大字,为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补增。辽阳白塔初层塔檐以木制方棱出檐、椽上斜铺瓦垄,挑檐前端皆有卷刹。角梁为木制,前端套兽亦为陶制。檐角下是瓦勾头,以大青砖作底瓦,上盖简瓦。檐角八角稍微外翘,飞橡远伸,每个塔檐转角椽下悬挂着铜铸合铁风铎,即风铃。辽阳白塔下层须弥座上每面中间为一个半圆形券门,内一小卧狮;券门两侧各镶砌模印“双狮戏球”的雕砖板九方。上层须弥座每面嵌有模制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五组,每组中间都是一块模制的佛龛大砖,龛内一坐佛,两边各一块模印菩萨像立砖。八面转角为模制力士立像。

塔檐逐层内收,檐角悬风铃,檐间置铜镜。塔顶仰莲承覆体,最后以刹杆装饰火焰、相轮、宝珠结束。因塔檐间立壁和塔腰八面均涂有白垩,故称白塔。辽阳白塔的建筑是辽代风格,筑塔的槽沟砖滴水的麦叶纹也是辽代特征。辽阳白塔体量雄伟、仪态端庄、比例匀称。栏板、倚柱、斗拱等均为砖雕仿木结构,制作精细而准确,塔身的浮雕、佛像,形象逼真,线条流畅,造型秀美。

02

千年沧桑:历史见证者

关于辽阳白塔的始建年代,存在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建于汉代,依据是1635年重修碑记中的记载。也有观点认为建于金代,依据是1922年出土的塔铭。但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建于辽代,这一结论得到了1989年维修时发现的明永乐二十一年《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宝塔记》的支持。专家从白塔的造型以及砖雕纹样等细节分析,也认为其具有典型的辽塔特征。

辽阳白塔不仅是辽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它见证了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1988年,辽阳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

03

文化瑰宝:佛教艺术的结晶

辽阳白塔是汉民族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作为一座佛教建筑,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融合了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等。塔身的砖雕图案精美绝伦,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应有尽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塔身的浮雕、佛像,形象逼真,线条流畅,造型秀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白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这座古塔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建筑技艺和艺术风格。

04

白塔公园:现代意义

辽阳白塔公园建于1908年,占地8公顷,位于站前中华大街一段北侧。公园以白塔为核心景点,还设有花卉欣赏区,培育了上百种、上千盆奇花异草,包括名贵的铁树、牡丹等。公园内还有广佑寺、圆通禅院等景点,共同构成了一个集历史文化与自然美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如今的辽阳白塔,不仅是游客们欣赏古塔、感受历史的旅游胜地,也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辽阳市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辽阳白塔,这座穿越千年的古塔,以其雄伟的身姿、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不仅是辽阳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