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品牌食品召回,寄生虫高温耐受性惹祸?
XX品牌食品召回,寄生虫高温耐受性惹祸?
近日,知名食品品牌XX宣布大规模召回部分批次的产品,原因是检测出寄生虫污染。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某些寄生虫具有极高的高温耐受性,即使经过常规加工处理仍可能存活,这再次提醒我们,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至关重要。
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延龙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海鲜等食品中可能含有多种寄生虫,如异尖线虫、弓形虫、旋毛虫、颚口线虫等。这些寄生虫不仅存在于生鱼片、三文鱼等海鲜中,还可能潜藏在蟹肉、海螺、象拔蚌等各类海产品中。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剧烈的腹痛、腹泻、乏力、消瘦、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导致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寄生虫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对温度的耐受度各异。例如,鱼类中常见的颚口线虫需要在56摄氏度的高温下持续加热10分钟才能被有效杀死。弓形虫则更为顽强,虽然能在60摄氏度下存活较短时间,但在实际烹饪中,为了确保其被彻底消灭,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加热时间。更为棘手的是,有些寄生虫在低温条件下也表现出极高的生存能力。例如,海鲜中常见的异尖线虫,需要在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下冷冻15小时,或在零下20摄氏度下冷冻7天才能被完全杀死。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GB7098-2015)中的定义,罐头食品是指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预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无菌罐装食品。其灭菌温度一般在120℃左右,而蔬菜、水果类灭菌温度更低,一般80-90℃。在这样的温度下,罐头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并且果蔬中的矿物质不怕加热,钾、钙、镁的含量并不会因为灭菌处理而下降。
周延龙医生强调,对于食品安全,寄生虫问题不可忽视。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经过适当处理和烹饪的食品,避免食用生食或半熟食物。烹饪时尽可能将温度提高至100摄氏度,并保持5分钟以上,以此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此外,保持厨房卫生、对食品进行妥善储存和处理也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