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烟台公交绘就港城“流动”风景线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4: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烟台公交绘就港城“流动”风景线

烟台公交集团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和智慧化升级,不仅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还打造了多条特色文旅线路,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公交承载着市民的出行需求,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作为烟台市唯一一家市属公益性国有企业,2022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推进、落地见效,烟台公交集团取得可喜成绩:全国首创动力电池更换项目,数据资产融资省内公交企业中最高,千车公里运营成本保持省内最低,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实现100%,绿色公交占比达到94.9%,助力烟台成功创建国家级公交都市,市民乘坐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科技感更加充实。

新公交,新文旅

乘客坐在“风景线”上看风景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烟台公交,“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十分恰当。

漫步在烟台的滨海路上,不少人会突然驻足,举起手机,抓拍“流动的风景线”——烟台公交“嗨心巴士”。它靓丽的“皮肤”、大气的“身姿”,很难不让车外的行人目光追随。同样,车上的乘客也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着车外的海天一色。

2023年,烟台公交集团初次尝试“公交+文旅”运营模式,开通了烟台首条网红公交旅游线路“嗨心巴士”,投入2台双层旅游观光公交车运营,线路从火车站北广场始发,东到养马岛,停靠烟台山、所城里、月亮老人、渔人码头、虞美人广场、养马岛6个站点,日均上座率80%。2024年6月,烟台公交集团对“嗨心巴士”进行改造升级,将车辆由原来的2台增加到4台,并对车厢进行重装设计,打造了“爱在一起号”“海洋号”“苹果号”三个主题车厢,车内配有文创产品、烟台特产售卖等特色服务,在带给游客浪漫温馨乘车体验的同时,较好地宣传了城市文旅形象。线路开通以来,累计运送乘客7000余人次。2024年,“嗨心巴士”网红公交一日游线路被评为“烟台十佳金牌旅游线路”。

线路有终点,公交文旅服务无终点,烟台公交集团向着打造“新公交+新文旅”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加码。今年9月30日,烟台公交文旅专线开通,整合烟台全域旅游景点,从火车站北广场始发,至新世界百货,串联起烟台山、朝阳街、张裕博物馆、第一海水浴场等滨海一线九大景区,实现“一站一景、一票畅游、一线览精华”。

而最吸引人的是这条专线的载体——10.5米高配置纯电动全景旅游公交车,共计6台。“全景观光”“皮质座椅”“专业讲解”……多重“技能”加身,让这辆烟台公交界新秀“出道即顶流”。上线时适逢国庆假期,公交文旅专线累计运送乘客2000余人次,点燃烟台滨海一线旅游热潮,展现了烟台万亿城市新形象。

定制服务,智慧出行

车轮跟着百姓需求跑

公交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1月,福山全区实现公交通达率100%;5月,“便民1路购”服务上线;7月,便民服务二维码车厢全覆盖;9月,烟台首批6米长纯电动社区公交车正式投运……

这些只是烟台公交“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烟台公交集团按照“常规公交基础保障、快速公交跨区通勤、定制公交多元辅助、城乡公交普惠共享、旅游公交彰显特色”的指导原则,建立了以芝罘区为核心,辐射七区的公交网络,实现了城市路网、公交线网的深度融合。累计调整、优化、新开通公交线路140条,优化公交站点83处,增加公交盲区覆盖268.41公里。今年,将重点布局打造微循环线路,先后开通芝罘岛、奇山、四季花城、芝景苑4处社区公交,丰富线网层次,从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到解决市民出行最后100米。

车轮跟着百姓需求跑,才能跑得更远。烟台公交集团还进一步盘活公交资源,聚焦企业园区“通勤难”、学校周边“接送难”、假日出行“畅行难”等问题做好定制服务,开通“赏灯观光”“赶集助农”“通勤助工”“文旅消费”“踏青赏花”等定制公交线路47条,实现了乘客从家门口到目的地的点对点服务,市民个性化、多元化乘车需求得到满足。

不仅如此,为了跑得更“快”,烟台公交还给自己装上“最强大脑”。为打破传统站牌信息显示不足和电子站牌未能全面覆盖的难题,烟台公交集团在市区3800余处常规公交站亭和站杆,创新开发安装“一站一码查公交”二维码,市民在站点候车时可扫码查询车辆动态信息,也可将二维码保存在手机随用随查,与“烟台公交”App形成有效互补,日均服务市民30万人次。聚焦数字赋能,完成首笔公交数据资产入表及融资,数据资产评估价值3300万元,获得银行融资授信1500万元,烟台公交成为目前省内数据资产评估价值最高和获得银行授信额度最高的公交企业。

瘦身有道,量体裁衣

“公交+”共享转型升级成果

除了公交车的“头脑”越来越智慧,大家有没有发现,它的“身材”正变得越来越小?

近几年来,在城市公交快速发展的同时,受私家车日益普及和电动自行车加速推广等因素影响,公众出行习惯发生深刻变化,个体化出行比例持续增长,城市公交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应对新挑战,确保公共交通顺畅运行?烟台公交集团紧跟潮流驶上“瘦身”新赛道,合理优化车型配比,减少大型车辆空载率,提高中小型车辆周转运载效率,实现大中小车型优势互补。与此同时,还将有效降低购车及运营成本。

有人不解:车子变小了,载客量就会下降,出行需求不是更兜不住了吗?其实不然。虽然车变小了,但车次可以更灵活,车速更快,服务更精准,缓解城市拥堵的效能反而更高了。比如说,今年9月开通的微循环线路首次使用6米长纯电动公交车,它能够在常规公交车鞭长莫及的狭窄街巷轻松自如穿梭,最大限度避免交通拥堵,极大地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率。

光“瘦”下来不够,还得“量体裁衣”。烟台公交集团坚持实施降本增效,加强成本管控。如根据车型燃料类型,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实施错峰充电模式,充分利用低谷电价政策,年均节约成本2100万元;全国首创了“更换动力电池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方案,并成功改造235台老旧车辆,改造后车辆使用年限延长3—4年,可延缓购车成本2.35亿元。

经过内外升级后的烟台公交,还将升级成果与大众“共享”。集团整合内部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推动三产经营管理市场化,初步形成了“公交+传媒”“公交+维修”“公交+检测”“公交+零售”“公交+充电”五大经营板块,为营运主业发展提供“多元反哺”。9月30日,“烟台公交商城”正式上线,进一步将公交产业由线下拓展到线上。与此同时,依托公交资源优势,打造了“婚庆公交”“网红餐车”,在1路、3路等公交线路增加车厢零售服务,为乘客提供便利。创新公交场站对外充电商业模式,在满足公交车充电需求的基础上,向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开放,增加企业盈利能力,缓解烟台新能源车充电难的问题。

据了解,我国首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行政法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于12月1日实施。《条例》强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要明确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原则,城市人民政府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主体。有关专家表示,新规出台对公交行业将是一场及时雨。在经过一系列的转型升级后,烟台公交集团练就了一个“好底子”,也将在这场及时雨中蓬勃生长。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