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人民医院教你饮食防肠息肉癌变
汉寿县人民医院教你饮食防肠息肉癌变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突出的肿物,可单发或多发,95%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正常黏膜长出息肉大概需要1030年,而息肉长出来以后,经过510年的生长则可以恶变为癌。如果考虑个体差异,一些人癌变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据统计,我国每10个人里会有1个人长肠息肉,中年人群发病率更高,达每10个人里就有3个人发病。肠息肉的发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人群中,肠息肉发生率明显增高;此外,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遗传因素、胆囊切除术后等也是肠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
汉寿县人民医院消化科专家提醒,通过饮食调节可以有效预防肠息肉癌变。他们建议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减少油脂食物的摄入,多吃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保持清淡饮食,多食富含钙、镁、硒、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素丰富的食物。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肠息肉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饮食建议
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功用是使肠蠕动正常,增加粪便的体积,并减少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大肠内所存在的粪便,会使细菌活跃,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息肉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所以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我们日常摄入的膳食纤维,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包括全谷类、杂豆、蔬菜、水果及坚果类。豆类有蚕豆、纳豆、绿豆等,粗粮有大麦、荞麦、藜麦等,水果有无花果、梨等,蔬菜有茄子、绿叶等有嚼劲的深色蔬菜,魔芋也是高纤维食物。以上食物每天建议摄入25克以上。
减少油脂食物摄取: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从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量减少。食用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从而助长息肉细胞的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肠息肉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滋润清肠通便饮食: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饮食宜清淡禁咸辣:不要过多的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精神状态。
生活方式建议
除了饮食,大肠息肉患者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最后,对于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息肉并及时处理。相关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食物品种越多越好,加工过程越简单越好。想要肠胃健康,饮食健康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依赖食疗预防疾病。健康早筛才是排除肠息肉,降低肠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
赛途检验建议以下人群尽早进行肿瘤基因筛查:有肠癌、囊肿家族史;有慢性肠炎病史;长期抽烟、喝酒;肥胖、压力大;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