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症状、发展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9: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症状、发展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约有2.54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肝硬化。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4%。因此,了解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症状至关重要。

01

发展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引发持续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HBV X蛋白(HBx)基因突变与肝硬化发生密切相关,HCV核心蛋白的表达可导致肝细胞脂质积累,促进肿瘤发生。HBV的基因序列突变会增加癌症发生的相关风险,同时也增加了HBV感染预防和治疗的难度。

02

症状表现

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症状因病情进展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症状

  • 轻微不适:可能仅有乏力、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等间歇性症状。
  • 体征不明显:营养状况一般正常,肝脏可能轻度肿大,脾脏常有轻中度增大。

失代偿期症状

  • 全身表现:疲乏无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及营养不良。
  • 出血倾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贫血。
  • 皮肤表现:蜘蛛痣、肝掌及黄疸。
  • 内分泌紊乱: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
  • 门脉高压相关表现:脾大、腹水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能导致呕血或黑便)。
  • 其他症状: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肝性脑病(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03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乙型肝炎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功能性治愈是现有抗HBV药物和在研抗HBV新药临床试验的主要治疗终点。应用现有抗HBV药物治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率,主要有以下2种策略:

  1. NAs治疗后,对优势人群加用或单用Peg-IFN-α治疗策略
    所谓优势人群是指:
  • HBV DNA <10 IU/ml
  • HBeA血清学转换 (抗-HBe阳转)
  • HBsAg <500 IU/ml
  • ALT >ULN
    对这些优势人群,加用Peg-IFN-α治疗,基线HBsAg < 100 IU/ml、200 IU/ml和 500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率分别53.02%、30.29%和20.04%;单用Peg-IFN-α治疗,基线HBsAg 100 IU/ml、 200 IU/ml和 500 IU/ml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率分别55.84%、27.32%和19.12%。
  1. “停药-治愈”NAs有限疗程治疗策略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经NAs治疗后,达到以下标准的无肝硬化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HBsAg <100 IU/mL
  • HBeAg阴性 (抗-HBe阳性)
  • HBV DNA < 10 IU/mL
  • ALT <ULN (男30、女19 U/L)
  • 巩固治疗至少1年,上述指标维持不变
  • 停药后确保密切监测,停用NAs可提高功能性治愈率。
04

治疗和管理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版乙肝管理指南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范围,推荐对所有HBV DNA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无论其ALT水平如何。一线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

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停药标准因个体而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免疫抑制患者,指南也提供了具体的治疗建议。

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虽然危害严重,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