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压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压疮,又称褥疮或压力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和组织损伤问题,尤其在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压疮的定义、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检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预防措施。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一种局限于体位面的皮肤和(或)组织损伤。该病症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引发的局限性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常见于长期卧床、坐轮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局部神经与血液供应受限的个体,其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成为压疮的高发区域。
形成原因
压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的共同作用。局部因素主要包括皮肤长期受到持续性压力,导致血流不畅,进而引发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缺乏。全身因素则涵盖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药物使用、年龄增长导致的皮肤脆弱性增加,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血液循环的损害。
临床表现
压疮的临床表现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不同阶段,初期,受压皮肤可能出现颜色的改变、轻度水肿或红斑,此时皮肤尚未破损,若及时处理,可较快恢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疱、溃疡,严重者可加深至肌肉、骨或关节,形成坏死。若继发感染,还可能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处理方法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或转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潮湿浸渍。同时床面应保持平坦、整洁、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压迫。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皮肤健康和预防组织破坏。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这是诊断压疮的基础步骤,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处皮肤,评估压疮的大小、深度、颜色以及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出液等。此外,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和皮肤弹性。
血常规检查:通过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这对于指导后续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若压疮伴有感染,医生可能会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了解病原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从而指导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取一小块受损皮肤进行活检,观察皮肤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压疮与其他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