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首个学生食育标准,全面推进校园营养教育
中国发布首个学生食育标准,全面推进校园营养教育
近日,中国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了《学生食物营养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简称《食育信息》)团体标准,该标准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校园食育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素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标准出台背景与意义
合理营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具有多重健康效益。通过主动学习食物营养相关知识,了解食物对儿童生长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影响,将树立儿童为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食育信息》的发布,旨在为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开展食物营养教育提供总体要求和核心内容,提升学生食物营养素养,养成健康饮食行为,实现平衡膳食,减少食品浪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食育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核心内容与要求
《食育信息》指出,学生食物营养教育核心信息涵盖食物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从认识食物到获得和选择、制作、摄入食物各环节,包括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相关知识、信念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需以学生实际营养健康问题为导向,并充分考虑学生性别、年龄、当地饮食文化等,参考相关标准,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强调学习的逐层深入和利用食物营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分学段、一体化、螺旋上升的食物营养教育课程。
《食育信息》要求,学校食物营养教育活动应有计划、有组织,有明确统一的教学大纲,并落实课时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的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至少安排1—2学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加食物营养教育时长和频率。学校应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劳动课及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等全员育人作用,构建面向人人、人人有责的食物营养教育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适应学校需求的食物营养教育师资培训,并定期对学校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和教师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培训。
实践案例与成效
为推动校园食育标准化发展和有效实施,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组织“食育”相关专家,编制了“知食慧育”儿童食育标准化课程。为促进各级各类学生食育标准化课程的有效实施,以优秀食育课堂为标杆引领,进一步提升儿童食育工作成效,现面向全国各级食育工作相关部门及人员开展优秀案例征选活动。
活动主题为“知食慧育2024年小学生食育优秀案例征选”,口号为“知食养·慧饮食”。活动面向全国营养师、学校教师班主任、保健医、学生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者。活动内容包括视频类、照片类作品提交,并设有附加的加分项,如社群打卡和视频发布等。活动流程包括报名、作品提交、遴选等环节,强调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家校合作与社会参与
学校应联合家庭、社区与媒体等多元教育主体,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餐桌到教室的全过程食物营养教育。学校可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食物营养教育。学校应建设营养与健康校园环境,将食物营养教育与学校供餐、环境建设(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依托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活动强化教育活动,营造珍惜食物、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校园氛围。
创新与展望
《学生食物营养教育核心信息》的发布,不仅为校园食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食育教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模式转变。通过构建分学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及家校社联动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以食育人”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健康饮食,拥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