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警告:AI伴侣或引发情感依赖和隐私泄露
最新研究警告:AI伴侣或引发情感依赖和隐私泄露
近年来,AI伴侣的兴起引发了关于情感伦理和隐私问题的广泛讨论。尽管AI伴侣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慰藉,但也存在诸多风险,如隐私泄露、情感依赖和社交能力退化等问题。专家们呼吁在享受AI伴侣带来的便利时,也要警惕其潜在的社会和伦理隐患,确保技术发展符合现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
AI伴侣的情感互动机制
AI伴侣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和自主性以及社交技能的机器人或虚拟对象。它们展现出非凡的现实性、适应性和互动性,富有同情心,擅长开放式对话,能够与客户建立愉快且相互理解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信任、兼容、相互熟悉的,用户通常更容易向人工智能敞开心扉谈论恐惧和不安全感。在互动过程中,AI会通过观察用户的过去经历来嵌入其人际关系网络,通过对话逐步进化,微调其反应以匹配用户的兴趣、需求和沟通风格,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和幸福。一些研究表明,“AI伴侣”能够减轻个人的孤独感。
但是,AI伴侣的情感互动机制也引发了诸多担忧。AI伴侣虽然看起来“百依百顺”,但也会给使用者带来情感伤害。例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道:“为什么AI的性格会突然变化?早上还聊得好好的,到了晚上仿佛变成另一个人,连我叫什么名字都忘记了,真的很崩溃。”
情感依赖风险
AI伴侣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陪伴形式,同时会避免冲突,并在适当的时候妥协。很多人担心,长此以往,将对用户经营真正感情关系的能力产生影响。AI伴侣可能会阻碍个人社交技能以及驾驭现实世界关系能力的发展,阻碍用户与其他人建立真正互惠关系的能力。因为真正的人际关系往往涉及挑战和冲突,这些挑战和冲突会促进个人成长并获得与他人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但AI伴侣避免冲突,会降低用户这方面的能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琳妮亚·拉斯塔迪乌斯等人开展的研究认为,AI伴侣的高度可定制化和持续在线特性,有可能促使用户产生社交孤立感及情感过度依赖。与AI伴侣之间广泛而持久的接触可能会导致个人退出真实社交环境,并降低他们建立新的、有意义的社交关系的动力。
隐私与伦理问题
AI伴侣还可能引发隐私和伦理问题。2024年2月,Mozilla基金会对11款流行的AI伴侣进行了安全分析,发现了令人担忧的隐私问题。多数应用程序都可能共享或出售用户的个人数据,约54%的应用程序不允许用户删除个人数据。此外,几乎没有一家公司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安全,90%的公司未达到最低安全标准;73%的公司没有发布任何关于他们如何管理安全漏洞的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应用程序装有数千个跟踪工具,监控用户行为以进行精准营销。最近科学家针对21个AI伴侣开展的研究也揭示了类似的隐私问题。
更值得警惕的是伦理和法律问题。2023年5月,Replika在意大利引发了争议。Replika号称自身使命是改善用户的情感健康,并通过压力管理、社交和寻找爱情来帮助用户解决困惑,平息焦虑。起初有不少用户表示,很开心有Replika陪着聊天,它就像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弥补了自己心灵上的空虚。但不久,许多意大利用户投诉Replika向其发送不良暗示信息,甚至有性骚扰行为。对此,意大利隐私监察机构已经封禁了这款应用,禁止其处理意大利用户数据,否则可能被罚款2150万美元。
面对AI伴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专家建议:
保持理性认知:明确AI伴侣只是通过算法和数据模拟人类情感,不具备真正的情感体验。
适度使用:控制与AI伴侣互动的时间,避免过度依赖。
重视现实社交:保持与家人、朋友的面对面交流,培养多元化的社交能力。
关注隐私安全:谨慎对待个人数据,选择信誉良好的AI伴侣平台。
建立伦理规范:呼吁行业制定明确的伦理准则,保护用户权益。
AI伴侣的兴起代表着技术、心理学和人类情感的迷人交汇。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支持,但真实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正确的选择在于将这些数字关系视为人类互动的补充,而不是替代。通过保持这种平衡,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陪伴的好处,同时保留人际联系不可替代的价值。人不能单纯地专注于虚构的互动,仍需真正的陪伴,需要以现实为基础的思想、情感或欲望带来的对话空间。
因此,在人工智能影响现实生活的潜在能力上,必须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