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创新“三个效应”模式,30亿信贷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
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创新“三个效应”模式,30亿信贷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
双鸭山市作为典型的煤炭型城市,近年来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着力“三个聚焦”,打造“三个效应”,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绘制了详细的“金融地图”。
打造融资畅通效应
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紧跟市政府“三个转变”战略,以建强“四大基地”、培育壮大“六大主导产业”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出台近10项监管政策,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
以黑龙江碳一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因抵押资产不足而难以获得贷款。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合龙江银行总、分行深入企业调研,创新推出“资产抵押+公司保证”的组合担保方式,成功授信3亿元启动资金。
龙江银行工作人员(左一、左二、左三)赴黑龙江碳一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办公。阮文涛/摄
此外,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积极推动辖区各银行机构探索金融创新举措,助力“整县推进”的创新服务模式落地见效。2024年1-9月,农业发展银行累计为集贤县投放政策性贷款8.4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政策性贷款余额达24.8亿元。
打造生态环保效应
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各金融机构在支持“藏粮于地”和黑土地保护方面同向发力,要求工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向宝清县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授信4.7亿元,重点支持黑土地保护、矿山修复等基础建设。
利用废弃矿坑开展的七星河湿地提升工程、康养温泉小镇等项目,累计投放专项贷款9110万元,使得废弃矿坑变为城市绿肺,预计每年可带动旅游和相关产业收益4000万元左右。
打造稳健安全效应
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统筹做好银行业保险业安保检查工作。同时,积极应对东部地区持续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指导辖内保险公司做好风险防控和金融理赔服务。
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财险公司共为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252家不同类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54亿元。此外,该分局还联合市公安局、人民银行建立电信诈骗联防劝阻机制,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