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科院发布甘蔗智慧育种新突破:融合AI、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
中国热科院发布甘蔗智慧育种新突破:融合AI、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近期在甘蔗智慧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发布了融合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全新智慧育种架构。这一创新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甘蔗育种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还为农业育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智慧育种系统架构
该系统采用人机物融合系统(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H-CPS)架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物理层:由地面传感器、无人机、机器人和通信设备等组成,用于收集育种环境数据、甘蔗表型数据等。
网络层:包括云服务器、5G网络、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物理层数据在此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分析,以提供产量估算、病害检测、表型预测、优异种质资源选择、育种改良决策等服务。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育种数据的流通;区块链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人类层:育种者通过数字孪生平台与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交互,实时模拟甘蔗生长状态,优化育种决策。
关键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分析:使用人工智能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联系,辅助育种者选择优良品种。通过分析表型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构建甘蔗性状预测模型,快速筛选出具有高产、高糖、抗病、抗逆和宜机性状兼具的优良甘蔗品种。
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将采集到的育种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育种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实现了育种数据的全程可追溯。
数字孪生实现数据流通: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循环和可视化。育种者可以通过数字孪生平台与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交互,实时模拟甘蔗生长状态,优化育种决策。
应用效果与前景
该系统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同时,它还克服了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了育种体系的可持续和可拓展发展。
这一研究成果以“Digital evolution and twin miracle of sugarcane breeding”为题发表于农林科学领域权威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IF=5.6)。研究团队由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汪晓丁、甘蔗研究中心主任阙友雄研究员等组成,得到了多个国家级项目的资助。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中国热科院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甘蔗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更为整个农业育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