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平创新林下经济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贵州黄平创新林下经济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2024年,贵州省黄平县通过转变发展理念,从单一林业转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还促进了乡村振兴。这种实践充分体现了森林作为“粮库、水库、钱库、碳库”的多重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贵州自然资源概况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丰富,储量达74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此外,贵州还是我国重要的磷矿基地,磷矿储量达3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同时,贵州的铝土矿、锰矿、金矿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贵州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富矿精开”战略,推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例如,在矿产勘查阶段,贵州就注重将数字化勘查技术与科普教育巧妙融合,精心打造科普旅游精品。在矿山设计阶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矿山绿色开发。在基建和生产阶段,统筹兼顾工业旅游开发、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文化挖掘与展示。在矿山闭坑阶段,推动矿山生态复原与创意旅游融合发展,将废弃矿区改造成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独具特色的矿山生态创意旅游带。
贵州自然资源与乡村振兴
以黄平县为例,该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做法包括:
林药模式:利用林下空间种植中药材,如天麻、黄精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林蜂模式:在林下养殖蜜蜂,发展生态蜂蜜产业,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菌模式:利用林下湿度和温度条件,种植食用菌,如香菇、木耳等,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林鸡模式:在林下散养土鸡,利用林下丰富的昆虫和草本植物作为鸡的天然饲料,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鸡和鸡蛋。
这种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还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贵州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随着“富矿精开”战略的深入推进,贵州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