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呼吸训练缓解气短,这些方法最有效
专家推荐:呼吸训练缓解气短,这些方法最有效
“气不够用、身体沉重”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问题、精神压力等。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的周田明教授强调,呼吸训练不仅是缓解哮喘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肺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气短症状,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周田明教授建议,无论是哮喘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呼吸训练来改善呼吸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能的关键
呼吸训练是一系列旨在提高胸廓柔韧性、改善呼吸模式、提升肺容量和增强呼吸肌功能的练习。有效的呼吸训练不仅能够促进支气管深部痰液排出,还能增加呼吸肌力,提高术前呼吸功能储备,减少围手术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呼吸训练的具体方法
腹式呼吸:这是最基础的呼吸训练方法。练习时,全身放松,先呼后吸,呼气经嘴呼出,吸气经鼻子吸气,快吸慢呼是最佳的训练方式。快吸气时,膈肌快肌力更易得到提高,同时增加肺泡顺应性;慢呼有助于将残气量降至最低。
缩唇呼吸法:经嘴呈吹口哨样呼气,同时收紧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者1:3,以不引起头晕为度。这种方法有助于控制呼吸节奏,减少呼吸困难。
有效咳嗽:咳嗽时,一定要尽量进行舒服和放松的体位。缓缓地深呼吸数次,深吸气憋气三秒,然后张口迅速打开声门,这样有利于腹部气体的排出。停止咳嗽之后进行缩唇,将余气尽量排出。再缓缓地深呼吸,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2-3次,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排出,可以使咳嗽得到最大缓解。
吹气球、呼吸训练器等辅助: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
有氧运动:进行拉伸运动,使有氧运动能更安全地得以实施。通过对上肢及颈部肌肉的训练,有助于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步行、慢跑、爬楼梯、瑜伽、气功等有氧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每天两次。
呼吸训练的科学依据
呼吸训练的科学依据在于它能够激活呼吸肌群,增加呼吸肌的耐力及各呼吸肌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促进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此外,呼吸训练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换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机体在康复训练中的血氧饱和度,规避肌肉组织缺氧状态,促使患者的精力、耐力、思维等各方面功能得到相应提升。
呼吸训练的效果
呼吸训练的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北京世纪坛医院胸部外科自2020年开始进行术前、术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以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通过呼吸训练,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减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呼吸训练更是控制病情、减少发作的重要手段。
结语
呼吸训练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自我管理方法。无论是哮喘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呼吸训练来改善呼吸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呼吸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以确保训练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锻炼、健康饮食、充足休息等,也是维持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呼吸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呼吸困难的症状,享受健康、轻松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