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项特高压工程领跑全球,国家电网携手上海电气推进能源转型
35项特高压工程领跑全球,国家电网携手上海电气推进能源转型
近日,国家电网与上海电气集团深入探讨了在特高压工程建设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双方计划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共同打造更多业内精品工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两家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国家电网与上海电气:强强联手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海外资产。
上海电气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能源、工业两大主战场,从能源的生产与传输,到智能化的工业生产与自动化系统,再到“海陆空网油”全产业链,让科技创新有为,赋能千行百业,为人类美好生活创造绿色可持续价值。
特高压技术:新能源并网的关键
特高压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等优势,是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支撑。国家电网在特高压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建成35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
2024年上半年,多项特高压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例如,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启动,总投资约145亿元;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达4003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输送电量超4000亿千瓦时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新能源开发:政策支持与企业布局
国家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电气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广泛,打造“风光储氢”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遍布全球的“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和“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
以兰石集团为例,这家有着71年历史的装备制造企业,已具备制氢加氢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在制氢装备上,兰石集团不仅具备50到1500 Nm3/h(标方每小时)制氢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而且拥有一键启停、快速响应的智能化运维技术;与仙湖实验室联合开发的PEM电解水制氢撬装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和电子半导体等领域;自主创新的分布式制氢撬装设备,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能为终端市场提供氨—氢的制、储、用一体化解决方案;太阳能储热催化甲醇重装制氢系统,氢气纯度达99.999%,利用谷电转化热能,制氢成本小于每公斤20元。
合作前景:科技创新与精品工程
国家电网与上海电气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实施方面的优势。通过联合攻关,双方有望在特高压技术、新能源并网、储能系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双方将共同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
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两家行业巨头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特高压技术和新能源开发将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国家电网与上海电气的强强联手,必将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