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哥打虎转行卖酒,打假变带货?
松哥打虎转行卖酒,打假变带货?
近日,网红打假博主“松哥打虎”因对良品铺子的打假行为引发热议。在核心证据存疑的情况下,他转向视频号开始推销一款白酒,售价69.9元一瓶。此举引发网友猜测,是否意味着打假博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积累粉丝实现带货变现。这种转变不禁令人反思,打假博主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打假行为存疑
今年11月,“松哥打虎”同打假博主赏金猎人灰烬一起打假良品铺子多款产品,称产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掺杂木薯淀粉;酸辣粉内未检测出有“粉”。良品铺子店铺已搜不到藕粉相关产品,直播间已关闭评论。
然而,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结合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协查回函以及该局调查情况,举报人反映的良品铺子工业公司涉嫌委托生产的“‘桂香坚果藕粉’检测出木薯成分”,“‘酸辣粉’未检测出红薯成分”的问题并不成立。随后,良品铺子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将对打假网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其损害企业商业信誉及商品声誉的法律责任。
转型带货引争议
在打假事件尚未尘埃落定之际,松哥打虎却在视频号上发布最新视频,开始推介售卖一款69.9元/瓶的白酒。在“松哥打虎”的描述里,这款白酒“比肩茅子”。其中不少松哥的支持者说“打假人也要生活”,同时也有较真的网友对“松哥打虎”所带货的这款酒以及商家提出质疑。企查查显示,这款酒出品方“贵州遵门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2023年员工人数只有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松哥打虎在视频中说,从今年7月开始,他就对良品铺子的相关产品反反复复检测,按理来说,他手上应该会有不少检测报告,但20多天过去了,他始终只公布了这两份存在争议的报告。而就在打假事件发酵期间,松哥打虎却悄然转型带货,这一转变引发了网友对其真实目的的质疑。
打假网红的商业逻辑
松哥打虎的转变并非个案。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批以打假为主要内容的网红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揭露各类商品质量问题,迅速积累大量粉丝。然而,当流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如何变现成为这些网红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商业逻辑来看,打假内容虽然能吸引眼球,但难以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而带货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变现方式。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打假网红开始转型带货。然而,这种转变也引发了公众对其真实目的的质疑。打假究竟是出于公益目的,还是仅仅为了积累粉丝、获取商业利益?
打假行为的反思
打假行为本身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对市场秩序起到了监督作用。然而,当打假成为一门生意,其初衷就可能被扭曲。一些打假网红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不惜夸大事实、甚至制造假新闻。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误导了消费者。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打假网红开始利用其影响力进行敲诈勒索。他们通过恶意举报、虚假检测等方式,向企业施压,迫使企业支付“封口费”。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背离了打假的初衷,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欺诈。
结语
松哥打虎的转变,折射出打假网红行业面临的困境。如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避免沦为商业工具,是每一个打假网红需要深思的问题。而对于公众而言,面对各种打假信息,也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被情绪化的表达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