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提醒:冬季高血压易失控,这些方法助你稳定血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5: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提醒:冬季高血压易失控,这些方法助你稳定血压

冬季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警惕的季节。清晨醒来,血压可能会突然升高,甚至平时的降压药物也难以控制。这种血压的急剧上升可能引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冬季血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01

中医调理:传统智慧助力血压管理

耳尖放血:平肝潜阳,活血化瘀

耳尖放血是民间治疗高血压的一种辅助疗法,主要通过在耳尖部位操作来达到降压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皮肤常规消毒,再使用三棱针对准施术部位速刺速出,后用手指挤出1-2滴血即完成操作。这种疗法一般一周治疗3-4次,四周为一疗程,可起到辅助降压的功效。对于服降药后效果不佳,尤其热证型、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达到更为确切的降压效果。

耳穴压豆: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

“耳穴压豆”疗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治疗范围广,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中医疗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即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身体脏腑,皮肤孔窍,四肢百骸,都通过经络与耳廓有紧密联系。耳穴压丸则是通过贴压耳廓上的穴位,达到调理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体现。

桥弓穴按摩:直接调节血压

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按摩桥弓穴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拇指适当用力下压到一定深度,等到有酸胀感,再向一定的方向单向拨动。力量由轻到重,以自己耐受为度。这种按摩方法有助于快速降血压,但需要注意按穴位的动作要轻柔,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02

现代医学建议:全方位管理血压

保暖防寒

冬季气温低,血管遇冷容易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等易受寒的部位。外出时要穿戴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给身体带来冲击。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冬季昼短夜长,人体生物钟易受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不足是血压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

适量运动

虽然冬季寒冷,但适量的运动仍是预防血压升高的有效手段。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跳绳或跑步机锻炼,既能避免寒冷刺激,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

均衡饮食,控制盐分摄入

冬季人们往往偏好高热量、高盐分的食物,如火锅、烤肉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增加体重,还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钾、镁等有助于降低血压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坚果。同时,严格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减少高血压风险。

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

冬季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趋势。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调适,保持情绪稳定

冬季因天气、节日等因素,人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也是血压升高的诱因之一。因此,学会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冥想、阅读、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对维护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冬季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重视冬季血压管理,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